心理咨詢師考試:行為契約法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10-28
為達到較正某個不良行為的目的,雙方達成一個協議,彼此遵守。用于治療兒童不良行為以及成人的某些靠自己的力量難以克服的行為。
行為契約法用于成年人要求來訪者具有較高的理智與社交水平。治療方法是由治療者與患者通過協商達成一個協議,最好是書面的協議,作為治療的計劃。契約明確規定一個療程的目標、方法和步驟。
協議一旦達成,咨詢員應承擔監督和評價的作用。
建立契約時,注意行為問題要一點點校正,逐步進行。對于違反契約的情況要有有效的制約措施,并且雙方都要有彼此監督的權利和義務。
例如,一個治療學家和一個女研究生簽訂的一個控制吸毒的契約。明確雙方在3個月的療程中必須執行的詳細治療方案。協議規定患者必須做到:
第一,準備一份一周的活動安排;
第二,每天和治療者接觸3次,使他能監視她的活動!
第三,在她發生任何肯有潛在危險的時候征求他的意見和指導;
第四,正式和公開地宣布她完全戒毒;
第五,吸毒時用一個電刺激盒自己施行電擊;
第六,與治療者在銀行里開一個聯名戶頭,把她的錢全部存入;
第七,如果發現患者有吸毒行為,每次罰款50美元,寄給她最痛恨的三K黨。
在這個例子里,女研究生本人也很清楚吸毒對她的身體和事業有百害而無一利,但她仍不能停止吸毒。原因在于:
人的行為更容易受一些少的,但很及時、很明確的強化物影響而不易被那些雖然很大,但很遙遠、不能肯定的強化物所左右。
運用行為契約法,就是要把長遠的目的轉化為近期的、明確的強化,戒毒目的就容易達到了。在這個例子的治療過程中,治療學家嚴格執行規定的合同,并在3個方面執行果斷的控制:
第一,病人在第四天請求停止達成的治療協議,治療家斷然拒絕;
第二,一旦發現病人毒品他馬上付給三K黨50美元;
第三,他建立一套嚴格的條件性強化與刺激控制使得患者得以完成一項重要的研究報告。
兩年后追蹤調查表明患者已經完全停止的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