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學講義:人格的生理心理學問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10-25
人格的生理心理學問題
腦生理的差異首先表現為皮層興奮性水平或稱之為神經系統喚醒水平。皮層興奮性水平制約于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的功能特性。艾森克認為皮層興奮性水平是內-外向人格維度的生理基礎。
皮層興奮性水平低者,表現為外向型人格特質,主動活躍的尋求刺激,以提高皮層喚醒水平彌補先天之不足。相反,皮層興奮性水平高的人表象為內向型個性特征,沉靜穩重,與外界接觸少,以避免過多刺激而導致更高的皮層興奮性水平。
條件反射能力強者多為內向型人格,其神經質人格維度較低;條件反射能力弱者多為外向型人格,其神經質人格維度較高。
皮層興奮性水平、條件反射能力和驅力等3個概念說明人格理論。
某些**人格的腦電圖類似于兒童期的腦電。
性別差異是個體間生理差異中最顯著的表現。隨著良性勝利的差異,心理活動也有許多不同的特點。男孩空間信息處理能力強,女孩言語能力較強,這是由于女孩左半球功能較早地顯現出它的優勢,而男孩右半球的功能優勢以后也表現得較為明顯。
初兩性之間心理活動的差異與大腦半球功能一側化有關之外,無論男、女,多有許多個性特征與大腦半球功能一側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