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學講義:海馬的記憶功能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22
海馬的記憶功能
海馬→穹窿→乳頭體→乳頭丘腦束→丘腦前核→扣帶回→海馬,這條環路是30年代就認識到的邊緣系統的主要回路,稱為帕帕茲環。
海馬結構與情緒體驗有關,近些年發現,內側嗅回與海馬結構之間存在著三突觸回路,它與記憶功能有關。
三突觸回路具有什么特性,證據及通過什么實驗證明?
突觸回路是海馬齒狀回內嗅區與海馬之間的聯系,具有特殊的機能特性,成為支持長時記憶機制的證據。
長時程增強(LTP)現象,即電刺內嗅區皮層向海馬結構發出的穿通回路時,在海馬齒狀回可記錄出細胞外的誘發反應。如果電刺激由約100個電脈沖組成,在1-10秒內給出,則齒狀回誘發性細胞外電活動在5-25分鐘之后增強了2.5倍,說明電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齒狀回神經元突觸后興奮電位的LTP,因而這些神經元單位發放的頻率增加。后來他們又報道,海馬齒狀回神經元突觸電活動的LTP現象可持續數月的時間。他們認為,由短暫電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觸神經回路持續性變化,可能是記憶的重要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