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1中的兩位哲學家都屬于唯理論。笛卡爾是唯心主義唯理論,斯賓諾莎是唯物主義唯理論。〔2分〕 (2)材料2中兩位哲學家都屬于經驗論。洛克是唯物主義經驗論,貝克萊是唯心主義經驗論。〔2分〕 (3)材料3中毛澤東對哲學上的"唯理論"和"經驗論"作出了科學的分析和評價。〔1分〕他全面闡明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關于"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2分〕指出了"唯理論"就重視理性認識、"經驗論"就重視感性認識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認識論的全體上則都是錯誤的",即它們都片面強調理性認識或感性認識的重要性,分別否認感性認識或理性認識的重要性,都從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2分〕 9.【答案要點】 (1)創新,從認識論上概括,包括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1分〕 (2)理論創新就是理論認識上的新飛躍,依據新的實踐和事實探索新的規律,提出新發現,形成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1分〕認識和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理論創新來源于實踐,實踐是理論創新的動力和檢驗標準,理論創新要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1分〕認識和實踐的統一是不斷發展的過程,實踐是無限發展的過程,因此,理論創新也是不斷發展,永無止境的過程。〔1分〕人的認識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又回到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的過程,理論創新也是一個不斷科學總結新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豐富、完善的過程,不斷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1分〕 (3)實踐創新指實踐領域的新的突破、變革和飛躍,如制度和體制創新、技術革命技術革新等皆屬于此。〔1分〕正如******所說:"科技創新是生產力的重要變革,經濟體制創新是生產關系的重要變革。"同理,政治體制創新則是政治上層建筑的重要變革。〔1分〕 (4)實踐創新推動理論創新,理論創新又指導和推動實踐創新,兩者是相互促進的。〔1分〕"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實踐中能夠不斷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會主義實踐的每一次歷史性飛躍,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具體實踐相合進行理論創新的結果。"〔1分〕(******語)。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
·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訪談實錄】2011考研政治真題點評 |
·2011年考研政治科目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考研教育網:2011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 |
·文都徐之明版2011年考研政治試題參考答案 |
·文都版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2011年考研政治押題預測:法律基礎部分知識框 |
·2011年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押題預 |
·2011年考研政治分析題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