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招錄新變化:放寬年齡限制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錄公務員公告業已發布。在報考條件上,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有了一個突出的變動。原文如下:“(二)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1974年10月15日至1992年10月15日期間出生),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至40周歲以下(即1969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用粗體字標明的地方為今年新增內容。
報考公務員的年齡要求一直是“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這個要求從公務員考試開始的時候就一直沒有變動過。但是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年齡限制卻放寬到了40歲。雖然僅僅限于非在職的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是這個變動的意義卻是耐人尋味的。
中公教育專家集十一年公考經驗,在認真研究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和國家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對這一歷史性的變革做出了深度的剖析:
政策立足點:
1.適應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所謂學習型社會,就是指有相應的機制和手段促進和保障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社會,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斷學習,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羅伯特·哈欽斯于1968年提出的。
黨的十六大報告在闡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時,明確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更是進一步明確強調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目標。
學習型社會的一個關鍵點是“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在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浪潮下,大齡人員回學校讀非在職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數會越來越多。國家公務員考試年齡限制的放寬無疑給了這部分人員更多的希望,也刺激更多的人去繼續學習和深造。這一規定必將成為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動力之一。
2.適應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
人才強國戰略的核心是“人才興國”。國家興盛,人才為本。依靠人才興邦,走人才強國之路,大力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是人才強國戰略的核心要義,概言之就是“人才興國”。
《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走人才強國之路,是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選擇。”2010年6月6日又發布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國家對人才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才的年齡限制的放寬,將有利于人才資源的合理流動,避免人才資源的浪費,有利于人才強國戰略的實現。
3.適應緩解應屆畢生就業壓力的需要
隨著各大高校的擴招,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大齡應屆畢業生,對于他們來說找工作的壓力不僅來自于自己的生活,還來源于家庭的壓力。放寬公務員考試年齡的限制,將有助于緩解這一人群的就業壓力,真正的實現就業率的上升。
給35歲到40歲之間的應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建議:
1.認真研讀招考公告及考綱
這部分考生由于受往年政策的影響,以為自己沒有可能參加公務員考試,因此對公務員考試的了解可能相對較少。新公告出來后,有志于國家公務員行列的考生應該多多關注相關新聞,對國家公務員考試要有一個很好的理解。
2.認真選取職位
這部份考生對工作的穩定性要求相對來說更大。因此更加要選好職位,選好自己喜歡的職位,一旦出現考上了之后發現自己不喜歡這個職位的情況,再轉行將是一件非常艱難而且痛苦的事情。因此,選取職位一定要謹慎,多多參考,認真選擇。
3.認真復習
現在起步開始復習公務員,時間相對較晚。這就要求這部分考生更加認真的去復習迎考。選好三大本教材(行測、申論和公共),在仔細研讀的基礎上,做好歷年真題及相應的模擬題,做到胸有成竹,定能摘取筆試高分,取得公考勝利。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