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變態心理學基礎知識習題及答案(2)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9-17
1.精神分析對癥狀的解釋遭到嚴格科學質疑的主要事實是( )。
A.認知神經心理學的出現
B.哲學理論的運用
C.宗教理論的作用
D.人本主義的出現
【答案】A
2.關于區分變態心理非標準化方法的闡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從統計學角度將心理異常理解為某種確定心理現象常模的偏離
B.從精神醫學角度將心理異常理解為古怪無效的觀念和行為
C.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將心理異常看做是個體心智的低下
D.從人類文化學角度將心理異常理解為對某一文化常模的分離
【答案】C
3.自知力指的是( )。
A.意識清晰,知道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
B.能辨認親友及熟人
C.對自己實際存在的軀體病患或心理異常有辨認、判斷及評估
D.對病患軀體疾病不感到痛苦
【答案】C
4.求助者回答心理咨詢師的問題時,反應遲緩,語言低沉、話很少、且吐字很慢,這稱為( )。
A.思維貧乏
B.思維松弛
C.思維遲緩
D.思維散漫
【答案】C
5.一個人出現過分地、不合理地害怕外界客體或處境的現象,就有可能具有( )的癥狀。
A.焦慮
B.恐懼
C.抑郁
D.強迫
【答案】B
6.某工人主訴,他有時一天腹瀉多次,有時便秘。現已26歲但還未談戀愛。因怕約會時控制不住腹瀉,多次到醫院進行腸胃檢查均正常,但還是為此焦慮萬分。這可能是( )。
A.疑病癥
B.軀體化障礙
C.強迫癥
D.神經性焦慮
【答案】B
7.通過觀察、實驗和測驗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動過程及其效率的指標,被稱為( )。
A.體驗標準
B.操作標準
C.發展標準
D.綜合標準
【答案】B
8.當生活環境的條件改變時,個體試圖采用忍耐環境的適應方式,這種適應方式是( )。
A.積極適應
B.消極適應
C.主動適應
D.拒絕適應
【答案】B
9.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些不健康行為
B.病毒感染
C.細菌感染
D.社會環境因素
【答案】A
10.軀體疾病患者伴有( )癥狀時,是意識模糊的先兆,應請精神科醫生會診。
A.虛弱癥
B.譫妄
C.抑郁
D.夸大疾病體驗
【答案】B
11.“心理不健康狀態”的癥狀學效度是指( )。
A.臨床經驗證實
B.患者心理水平
C.患者的軀體健康水平
D.患者的心身健康狀態
【答案】A
12.下列說法中符合煩惱的內容的是( )。
A.煩惱的內容是漂浮的
B.對未來的可能性的恐懼
C.總害怕會出現最壞的結局
D.對過去的事的后悔和對現狀的不滿
【答案】D
13.某女生,17歲,很喜歡語文老師,并總從他的眼神、表情中讀出愛她的信息,獨處時她還能看到他的笑容和他對她溫情求愛的語聲,其余未見異常。這是( )。
A.偏執性精神障礙
B.嚴重心理問題
C.心理問題
D.神經癥
【答案】A
14.將具有威脅性或傷害性并因此帶來壓力感受的事件或環境稱為( )。
A.壓力
B.壓力源
C.焦慮
D.挫折
【答案】B
15.關于生活事件的概念,不正確的敘述是( )。
A.即應激物
B.即應激源
C.即生活中的不良情緒
D.即生活變故
【答案】C網
16.關于目前心理應激概念,以下敘述不確切的是( )。
A.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應激反應等主要應激因素之間界限清晰
B.包含了應激是物、是有害的反應以及是多種中間變量的綜合認識
C.應激和應激反應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內容
D.應激是應激源、應激中介因素和應激反應多因素的作用過程
【答案】A
17.下列情況中不屬于適應概念內涵的是( )。
A.保持原有狀態不變
B.隨環境變化而改變
C.對變化的性質和強度進行評估
D.對個體的能力進行評估
【答案】A
18.繼時性壓力是指( )。
A.同一時間有若干構成壓力的事件發生
B.經歷某種不足以使個體崩潰的,并可以努力適應的事件
C.兩個以上能構成壓力的事件相繼發生
D.極為嚴重和難以應對的壓力
【答案】C網
19.壓力中介因素“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可能體現為( )。
A.人際關系和諧會膨脹壓力強度,社會支持良好能降解壓力強度
B.社會支持缺乏能降解壓力強度,人際關系不良會膨脹壓力強度
C.人際關系和諧會降解壓力強度,社會支持缺乏能膨脹壓力強度
D.缺乏社會支持使求助者不能積極應對壓力,人際關系不良會使求助者消極應對壓力
【答案】C
20.拉扎魯斯認為,認知影響壓力相對強度的方式不包括( )。
A.當事人對自我能力的評估
B.認知結果是兩可的
C.對客觀事件嚴重性的評估
D.對個性特征的認識程度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