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管理學原理試題課程
代碼:0005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管理是一種藝術”,這個命題強調的是( )
A.管理的綜合性
B.管理的實踐性
C.管理的層次性
D.管理的具體性
2.“任何組織都必須以某種權力作為基礎,才能實現目標,只有權力,才能變混亂為秩序。”反映這一觀點的理論是()
A.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B.巴納德的社會合作理論
C.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
D.西蒙的決策理論
3.“人際關系學說”創建的基礎是( )
A.霍桑試驗
B.技術分析
C.數學模型
D.權變學說
4.組織外部環境中,不確定性最高、對組織管理者挑戰最大的環境是( )
A.簡單和穩定的環境
B.簡單和動態的環境
C.復雜和動態的環境
D.復雜和穩定的環境
5.計劃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 )
A.確定目標
B.估量機會
C.編制預算
D.制訂派生計劃
6.某服裝廠兼并一家紡織廠,此種戰略形式屬于( )
A.水平一體化
B.前向一體化
C.后向一體化
D.水平多元化
7.傳統的程序化決策制定中最普遍和最為盛行的技術是( )
A.管理信息系統
B.組織結構
C.結構分析
D.慣例
8.汽車、家電的生產所采用的生產技術形式是( )
A.單件或小批量生產技術
B.大批量或集中生產技術
C.連續流程性生產技術
D.非連續流程性生產技術
9.被稱為“斯隆模型”的組織結構是( )
A.直線型組織結構
B.職能型組織結構
C.事業部制組織結構
D.矩陣結構
10.下列不屬于分權制組織特點的是( )
A.中下層有較多的決策權限
B.上級的控制較多
C.在統一規劃下可獨立經營
D.實行獨立核算,有一定的財務支配權
11.管理者所能進行的組織變革領域是( )
A.結構
B.結構、技術
C.結構、技術、人員
D.結構、技術、人員、環境
12.人員配備指的是( )
A.設計和維持一種有助于有效的集體活動的組織結構的活動過程
B.對管理者進行恰當而有效地選拔、培訓和考評,以保證組織活動的正常進行
C.將若干工作任務組合起來構成一項完整的職位
D.對組織內每個成員的行為進行引導和施加影響的活動過程
13.法約爾認為對小型工業企業的領導人來說,最重要的能力是( )
A.管理能力
B.技術能力
C.商業能力
D.財務能力
14.管理方格圖中“管理者極少關心人或生產”屬于( )
A.1.1型管理
B.9.9型管理
C.5.5型管理
D.1.9型管理
15.在團隊發展的震蕩階段,團隊成員表現為( )
A.高度凝聚
B.協作未形成規范
C.協作形成規范
D.團隊融合性強
16.下列溝通聯絡的障礙中屬于客觀障礙的是( )
A.溝通雙方在經驗水平和知識結構上存在過大差距
B.主管隊員和下級之間相互不信任
C.組織機構過于龐大,中間層次多,信息從高層到基層產生失真
D.下級人員的畏懼感所形成的障礙
17.麥克萊蘭的激勵需求理論認為人的三種基本需要是( )
A.安全、成就、權力
B.生理、成就、權力
C.成就、權力、激勵
D.成就、權力、社會需要
18.能夠衡量企業營業成本、各項費用獲利水平的指標是( )
A.資本金利潤率
B.銷售利潤率
C.營業利潤率
D.成本費用利潤率
19.下面指標中屬于經營比率的是( )
A.速動比率
B.存貨周轉率
C.市場占有率
D.銷售利潤率
20.面向資本市場的管理信息系統是( )
A.價值管理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
B.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知識管理系統
C.供應鏈管理系統
D.客戶關系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