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繼200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下降40萬后,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繼續跌落74萬,只有4個省份的報名人數沒有降低。按照山東省教育廳的預測,到2013年,即便是招生計劃不增長,山東也恐將面臨招生規模大于報考人數的窘境。 但將生源下降完全歸結為自然現象,并不具有全部的說服力。此前的2009年,全國84萬高中畢業生棄考。相關研究認為,棄考現象暴露了“以高考的名義進行的制度化的淘汰”。 所謂過剩,當下更多集中在學費高昂、教學質量低下的一些獨立學院,這些院校,亦被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是過去十年高校大擴張中擴張出來的“劣質資源”…… 生源充足時,只要有校舍,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生;但現在,突然不一樣了 作為一所本科院校,湖北黃岡師范學院的招生老師們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挨個問報考的學生們,你到底會不會來?雖然過程頗有討價還價的意思,但現實確實如此。 黃岡師范學院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老牌學校,屬于湖北省第二批本科錄取的院校,為了確保生源,招生老師要挨個打四千多個電話給準錄取的學生。 不過接通電話的學生并非個個都喜出望外,有些人是沒聽明白就掛掉電話。招生老師不得不再三撥打電話:“你不要激動,我們不是招生騙子,我們是黃岡師范學院……” 會有不少學生聽聞之后開始猶豫,招生老師們不得不約好時間,再給考生打電話。如果這次對方明確答復不愿來,他們就會換一部錄音電話打過去,把問過的問題重新問一遍。 “我們會對放棄的考生進行電話錄音,免得考生反悔了還說學校錄取不公正。”黃岡師范學院招生與就業處處長楊凱說。 對于習慣了坐等的很多正規二批本科院校來說,生源下降的現實正讓生源戰陡然加劇,他們不得不將宣傳戰前移,直接和考生交流。 幾年前的好日子看起來已經是終結了——當初生源充足時,只要有校舍,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生,但現在,“報到率”是他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有學校采取了諸如要求接到通知書后提前匯款繳納床位預定費的辦法,還有些院校以“早報到可以調劑專業”為由吸引學生盡早到學校報到。 不過,像黃岡師范學院這樣的二本院校還不算是“艱難”,比他們錄取批次更低的三本及高職院校,招生大戰已經完全白熱化。對獨立學院來說,從興起到今天的招生艱難,只不過是十來年的光景。 一名招生人員說,今年的招生,他們學校采取了院系“承包制”,每個或幾個學院承包一個地區。在襄樊,激烈的競爭之下,兩個學校的招生人員打了起來。 據湖北省內媒體報道,該省每年都有10%的錄取新生沒有出現在大學里。 他們主要是被獨立院校和高職高專錄取的考生。一些省份還公布了錄取卻未報到的考生總數,甘肅省2009年的數據是有一萬五千人,這一數字是2007年的3倍。 與低端學校搶生源、提高報到率不同的是,重點大學則是在搶優質生源——生源總數減少,優質生源的數量也相應減少,名牌、重點大學必須吸引優秀生源報考,各地的“掐尖戰”甚至絲毫不亞于低端院校的生源戰。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研究員胡向東說,真正開始生源大戰的是名牌大學,近幾年名牌大學的各種培優班,如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學院等,競爭日益激烈。 未來高考錄取率100%? 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曾對當地媒體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山東高考錄取人數將和高中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基本相當 上述種種表現都跟一個現象有著無法擺脫的聯系——自恢復高考以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危機開始顯現,并將在未來幾年越來越重:高考生源下降。 以教育大省湖北省為例,今年高考報考人數下降2.7萬人,而錄取人數則增加1.41萬,大學錄取率達到65%。而且今年湖北省初中畢業生人數比去年驟減9.4萬,這意味著3年之后高考人數將面臨急劇下降。 湖北還算好的,在北京,2010年高考報名人數是8萬,與去年相比下降了20%,湖南今年的報考人數比去年減少了近10萬之多,降幅也近兩成。今年高考許多省份高考錄取比率均超過80%,而全國大學錄取人數仍然在持續增加。 但這并不代表到此為止,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的預測,到2013年,山東省考生總量將從2008年的78萬下降到50萬左右。而山東2009年的招生計劃是52萬人,也就是說,即便是招生計劃不增長,山東也恐將面臨沒有學生可招的窘境。 以至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曾對當地媒體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山東高考錄取人數將和高中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基本相當。 如此背景下,今年以來,新現象陸續出現。比如來自北京和東部的高校挺進甘肅“搶生源”,而甘肅,就是去年高考報名人數沒有下降的幾個省份之一。 一些名校比如南開大學,開始考慮在西部地區一些專業上的調整,增加金融和工商等熱門專業。在教育研究者看來,這是握有招生自主權的發達地區的高校,因為本地生源的下降,開始有意識地將優勢招生計劃調整給西部。 在北京,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降低了超過10%的在京招生計劃,但因為北京生源下降更快,在京的錄取率卻在提高;在上海,如復旦大學等部屬重點院校,紛紛減少了在滬招生名額。復旦大學2009年,上海生源占34%,而今年低于了30%,復旦大學招生辦主任丁光宏說,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本市生源逐年減少。此前,因為本地生源偏高,復旦被戲稱為“阿拉復旦”。 地區之間的生源壁壘開始松動,如教育部的難題——要求部屬高校本地生源不高于30%的難題,可能就此迎刃而解——本地生源迅速下降,讓這些高校不得不向外埠敞開大門。 什么高校將被拋棄 有關某些違規獨立學院的種種負面認識已經顯露無遺,在生源下降的大潮中也成為首先被考生拋棄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高校十年大躍進后成倍翻番的招生規模,一方面是之前慢慢傳導現在突然表現出來的高考生源迅速減少。那么,高校真的正在面臨過剩危機嗎? 而就記者采訪的情況看,對于錄取批次靠前的高校,還未到生源危機的程度,而對于錄取批次較低的高校,生源壓力越來越明顯,有些學校甚至面臨破產的危機。 所謂過剩,當下更多地集中在學費高昂、教學質量低下的一些獨立學院,這些院校,亦被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是過去十年高校大擴張中擴張出來的“劣質資源”——如今,當生源下降的時候,一些人才發現自己在裸泳。 此前,誕生在高校大擴招背景下的獨立學院曾被譽為高等教育產業化的典范,2003年是獨立學院發展的轉折之年,教育部出臺8號令,正式承認獨立學院的辦學形式。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3月25日,全國獨立學院數量達到了322所。 然而,外界對它的批評從未停止。與公辦大學不同,獨立學院有更強烈的逐利沖動,生源是維系其生存的命脈;與純民辦大學的差別在于,獨立學院又打著公辦大學的旗幟招生,但雙方在辦學方式和理念上往往又不一致。 西安一所獨立學院的院長講述了這一行業的辦學之道,“核心是營銷”。對他們來說,只要能招來學生,其他都是次要的。“如果沒有一個規模是維持不下去的。”這位院長計算的維持運營的最低規模是7000人。生源就是核心,沒有一定規模的學生就意味著投資不能回收,學校不能運轉。 而當時,大多數匆匆創辦的獨立學院根本沒有完備的師資力量,教師的年齡呈現“兩頭多”的情形:一頭是退休的教師,另一頭是兼職帶課的博士、碩士。 但在高校大擴張的背景下,對急需資金的獨立學院來說,面對充足的生源,動用各種手段招到更多的學生,遠比提高教學質量來得更直接,也更急迫。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研究員胡向東說,“雖然從來沒有說過獨立學院自主招生,但是實際上卻相當自主。”獨立學院的民辦投資人往往與中介保持良好的關系,形成利益共同體,“像兄弟一樣,平起平坐”。 那時全國各地招生領域的亂象叢生,如當年轟動武漢的“8·28”特大招生詐騙案,一位招生中介參與其中。他向華中師范大學影視工程學院招生處的工作人員第一次批發100個錄取通知書,一天內售罄,因為當時市場價是2.8萬,他只賣2.1萬。第二天他提著現金補滿了100萬,并想再批發一些,對方告訴他可以再給他800個,他嚇一跳,嘀咕了一下:你華師招這么多人,有沒有這么多教室? 后來,他才發現,市場上這種通知書已經幾乎是“無限供給”,他的競爭對手已經把價格降得更低,他和招生人員討價還價后,每份價格降低了3000元。 在那段生源充沛的年月,一些學校的招生人數超過了教育部門批準的招生計劃,學生畢業時才發現騙局,于是砸教室表達不滿,教育部門為了平息事件,開始追認這些計劃外生源的學位和學歷。 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引發了主管部門的整頓,2008年2月,教育部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發布后,獨立學院進入了嚴肅整頓時期,教育部在今年采取更加嚴厲的政策,開始對某些獨立學院“亮起了紅牌”——暫停招生。 此時,有關某些違規獨立學院的種種負面認識已經顯露無遺,這些過去十年被擴張出來的劣質高校資源,在生源下降的大潮中也成為首先被考生拋棄的一部分。 由于各地表現并不一致,變化大多呈現于局部,因此一些聲音屬于預測性的,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就悲觀地預測說,民辦學校和獨立學院的破產將不會遙遠。 如果不能提高辦學質量,只看短期投資回報,“紅牌罰下,是他們(獨立學院)的必然命運。”一位教育部門的官員說。 事實上,在生源下降的背景下,風向和壓力已經波及一些相對較好的學校。二本院校、湖南吉首大學招生辦老師廖金香承認,二本院校“還沒到吃不飽的程度”,但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擔心。二本之間的競爭已經愈演愈烈,吉首大學的新做法是:躋身湖南省教育博覽會,并史上第一次在湖南省教育電視臺宣傳自身。 高校面臨的壓力,在許多教育學家看來,是利好消息。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為之興奮,“這對中國教育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契機。以往拒絕教育改革的理由是投入不足,賣方市場,而今不同了。” 那個契機是怎樣在高等教育的現有格局中展開,而今仍不明朗。不過,它總會在生源持續下降的未來幾年里的某天出現。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天津醫科大學:2010年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系統開通 |
|
閱讀下一篇:熱點話題:清理高考加分政策宜早不宜遲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