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預測試卷及答案(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6-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基金保值增值難。根據國家目前對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規定,其保值增值的途徑是購買國債和存入銀行,不得直接用于投資,但這兩種投資方式均難以實現基金保值增值。從2003-2007年銀行存款利率與全國零售物價指數的對比看,即使銀行長達5年期的存款利率也難以完全抵消農村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銀行利率大幅下調,農村養老保險基金增值機制卻無法應變。
基金管理較為松散。由于農村養老保險基金采取屬地化的管理方式,并下放到縣級,而我國很多縣級財政為“吃飯財政”,難為當地的農村養老保險提供財政補貼,資金擠占挪用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這種情況下,公共財政難以執行統一的管理監督,無法及時化解財務風險,造成了極大的財政隱患。在1999年農村養老金移交勞動部門之前,農村養老保險機構靠提取3%的管理費維持運轉,農村養老金被挪用和違規拆借所造成的損失也難以估量。
3.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指導意見》,決定2009年在全國選擇10%的縣(市、區、旗)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以后逐步擴大試點,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中國政府網接受訪問并回答了網友提問。
問:開展“新農保”試點的意義何在?
胡曉義:開展“新農保”試點是社會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一個必然趨勢。社會保險最開始都是從城市做起來的。現在,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方面的保險制度都比較健全。但是在農村,除了2003年以來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救助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還有過去延續下來的農村“五保”制度,總的來講,社會保障的基礎仍然比較薄弱。
近年來,農民在參加了新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初步解決了看病貴的問題之后,養老的問題更加突出。現在,國家仍然有超過1億的農村老齡人口,如果他們的基本養老問題不解決,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目標就無法達到,政府要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承諾也無法實現。“新農保”試點正是為了逐步解決農村制度化的老有所養問題。
建立“新農保”制度,首先將有助于縮小城鄉差別,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農村居民逐步實現老有所養;其次,它是實現黨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這也是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特別是促進農民這樣一個廣大群體的消費需求來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歸根結底,最重要的是給農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問:相比城市保障制度,“新農保”有哪些不同?
胡曉義:首先,保障對象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證城鎮就業群體,而“新農保”保障的是農村居民群體。其次,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由國家法律法規強制實施,雇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而農村養老保險強調的是自愿原則,農民自愿參加,由政府加以引導,不搞強迫命令。第三,“新農保”政策有彈性,不搞一刀切。設計的繳費標準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不等。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高低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農民本身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高低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準,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最后,籌資結構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供款方)是用人單位,而農村的養老保險主要的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老年人基礎養老金,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這和城里是不一樣的。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