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大生產運動:為克服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抗日根據出現的嚴重的經濟困難。根據地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大生產運動。大生產運動首先在陜甘寧邊區進行,八路軍三五九旅將荒蕪人煙的南泥灣改造成為“陜北的好江南。 37、延安整風運動的指導文獻和階段:1941年5月,毛澤東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整風運動首先在黨的高級干部中進行。1942年2月,毛澤東先后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講演,整風運動在全黨范圍普遍展開。 38、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內反復出現左、右傾錯誤的思想認識根源。 39、中共七大:1945年在延安召開。正式將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40、抗日戰爭勝利的一些標志性舉動: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簽訂投降書(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在南京舉行;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的收回,是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標志。 41、聯合國制憲會議:1945年4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解放區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重要考點講解 二、簡答題 1、日本在中國占領區是如何進行殘暴的殖民統治的? (1)對臺灣的殖民統治 自1895年開始,日本對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駐臺灣總督掌握立法、行政、司法、軍事權。 (2)對東北的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實行了14年的殖民統治。1932年3月建立的偽“滿洲國”聽命于關東軍司令部,次長都由日本人擔任。 (3)扶植汪偽政權 1938年12月,中國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叛國投敵。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縱下,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上述地區實質上成為是日本的獨占殖民地。 2、簡述一二九運動及其意義? 起因:華北事變后,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過程和口號: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在中國共產黨救亡圖存、全民抗戰的號召和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舉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對華北自治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代表性口號)等口號。游行隊伍遭到國民黨軍警鎮壓。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市民1萬多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反對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 意義:(1)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并吞并華北的計劃。(2)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3)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3、簡述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的意義? 事變的發生: 1936年12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影響下,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實行“兵諫”,扣留了前來督剿紅軍的蔣介石,提出了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召開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這就是西安事變。 和平解決及意義: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從民族利益出發,確定促成事變和平解決的基本方針,并派周恩來等組成中共代表團赴西安談判。經過和平談判,終于迫使蔣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等六項承諾。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十年內戰的局面由此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 4、簡述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及其潰退的原因 作用: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始終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戰略防御階段,但是,這些抵抗沒有達到維護領土的目的,國民黨正面戰場潰敗、中國迅速丟失大面積國土。 原因:(1)中日國力和軍力對比的懸殊。(2)蔣介石集團實行的是片面抗戰的路線,將希望單純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規軍的抵抗上,(3)國民政府在戰略指導方針的失誤。在戰略戰術上,沒有采取積極防御的方針。 5、相持階段到來后,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內外政策發生了哪些變化? 國民黨在重申堅持持久抗戰的同時,其對內對外政策發生重大調整和變化。 (1)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成立“防共委員會”,確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針。 (2)對抗戰在全局上逐漸趨向消極,保存實力;同時又限制、打擊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 (3)對外蔣介石將抗戰到底的含義解釋為“恢復到盧溝橋事變以前的狀態”。這標志著國民黨由片面抗戰逐步轉變為消極抗戰。 6、抗日戰爭中形成了哪兩個戰場?它們的關系是怎樣的? (1)中國抗日戰爭形成兩個戰場。一個是主要由國民黨軍隊擔負的正面戰場;一個是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主擔負的敵后戰場。 (2)兩個戰場是戰略上的相互配合的關系。 7、簡述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1)八路軍、新四軍采取“基本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作戰方針。抗日游擊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2)在戰略防御階段,敵后的游擊戰是輔助國民黨正面戰場的。阻止了日軍進攻、減輕正面戰場壓力、促使戰爭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3)在戰略相持階段,敵后游擊戰爭成為主要的抗日作戰方式。日軍逐步將主要兵力用于敵后戰場,以保持和鞏固其占領地。這種全面的消耗日軍,便贏來了戰略反攻。 8、怎樣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的含義 (1)含義:中國共產黨強調,必須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是既統一,又獨立。 (2)具體運作:·共產黨必須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必須堅持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沖破國民黨的限制和束縛,努力發展人民武裝和抗日根據地;· 必須對國民黨采取又團結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方針。 (3)目的和實質:目的是保持并發展革命力量已經取得的陣地;實質就是力爭中國共產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權,使自己成為團結全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這是把抗日戰爭引向勝利的中心一環。 重要考點講解 三、論述題 1、用實事說明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怎樣的深重災難? (1)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死者達30萬人以上。其他屠殺慘案。· 對抗日根據地開展大規模的“掃蕩”, “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投放有毒病菌,大量中國居民死亡。· 用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 擄掠大量的中國勞工。· 強迫一些中國婦女充當“慰安婦”。 (2)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與財富。· 在東北,獨占了東北全部重工業和鐵路交通,控制了東北的經濟命脈,掠奪礦產資源。· 在關內,對華北和華中的經濟掠奪。日本侵略者還大肆掠奪占領區的土地及農產品。 (3)強制推行奴化教育。目的是泯滅中國民眾的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維護其殖民統治。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自考公共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第五章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自考公共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第七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