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年一度的《福布斯》中文版針對中國商學院及其畢業生的調查結果日前公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信息是:中國商學院出現兩極分化,各大商學院的國際合作項目爬上了排行榜更靠前的位置。 這份由《福布斯》中文版推出并成為“2007中國最具價值商學院”的榜單中,傳統的中歐、北大國際Bimba、復旦、清華經管等幾大著名商學院仍然占據著前幾名的位置,中國商學院的第一陣容絲毫未變。 越來越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正在中國商學院教育市場出現。調查顯示,入選商學院2003屆畢業生的投資回報相當不錯。全日制MBA畢業生平均需要2.7年收回投資;畢業4年后平均年薪達到23.3萬元,是入學前的3.9倍,畢業后年均薪資漲幅達到24.7%。拔得頭籌的北大國際MBA(BiMBA)2003屆畢業生畢業后4年的投資回報也達到了59.4萬元,比上一屆增加16.2萬元。 除收入增長之外,入選商學院畢業生的職位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就讀MBA之前,僅有19.1%的學員在企業中擔任高層管理人員(總監以上職位),畢業后第一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8.6%,畢業4年之后則有將近一半(47.4%)的畢業生出任高管職務,其中18.3%的畢業生已經成為董事長、總裁等企業的最高管理層。 不過調查也顯示,許多二三線商學院的MBA學員畢業后薪水并無明顯變化,畢業4年后仍然沒有收回投資。 與往年的調查相比,今年的調研數據顯示:有20.8%的MBA畢業生曾經有過創業經歷,這些創業者中的23.8%甚至有多次創業經歷,并且10.3%的MBA畢業生目前仍然擁有自己的公司。 除此之外,大批國際合作項目相繼推出并帶動一批商學院名次上升。此次上榜的10個院校中竟有7家開設了國際合作項目或完全為國際合作項目。 盡管自2005年以來MBA報考率開始緩慢回升,并且在2006年表現出了很好的回升勢頭,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商學院教育市場仍然處在一個調整期。 ●低端商學院不會死掉 學費“漲”聲一片,就業困難,這些問題至今依舊是中國MBA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而其中的二三線商學院更是難以為繼,一時間外界紛紛質疑這些商學院還能維持多久,成了公眾關心的問題。 “低端商學院在中國不會消失,中國大量的中小型企業需要大量的商業人才。”北大國際MBA美方院長楊壯認為,未來中國的商學院發展會越來越與美國雷同,那就是一方面是嚴重的兩極分化,另一方面高中低商學院長期并存。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助理周雪林博士同樣認為低端商學院并不會輕易死掉,因為其學費便宜、離住地接近等各種原因會使其在市場上仍具一定競爭力。 “高回報是造成商學院兩極分化進一步加深的一個重要原因。名牌院校畢業生起薪點高,其較高的起薪點已為社會所認同。現在名牌就意味著高薪,薪酬越高名校越受追捧,商學院發展已經進入這樣一個循環。“一位知名商學院教授這樣說。 ●環境變化促使自主創業比例上升 自主創業一直為MBA院校所推崇,但本次《福布斯》中文版排名所反映出的情況仍讓許多人始料不及。 談到自主創業問題,楊壯則認為比例上升反映出中國經濟走到新階段。隨著法律、政治等體系的完善,從國外到國內,自主創業的機會越來越多。此外,另一個促使自主創業意愿提高的原因是網絡技術帶來的機遇,他預計今后自主創業的比例還會上升。 ●國際合作還會長盛不衰 新出爐的“2007中國最具價值商學院”榜單另一引人關注之處,是國際合作項目的耀眼表現。現在不僅是各大名校相繼開辦國際合作商學項目,這些項目還以優異的表現占據榜單上的重要位置。 在本次“中國最具價值全日制MBA”榜單上排名第二的北大國際MBA項目是一個典型的國際合作項目。談到國際合作,楊壯認為與國際商學院的合作非常重要,這樣可以把國外的案例與國內教學聯合起來,把死教學和中國特色的教學聯合起來,只有在國際合作的過程中,才能產生自己的商學院。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常見問題解答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在職MBA招生院校出爐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