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ǘ┮辉~多性 詞性也會影響詞匯的詞義,同一詞匯也會因詞性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含義。在英語中,一詞多性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例如單詞well,作為名詞講是“井”的意思;作為動詞,則作“涌出、流出、涌流”解;作為副詞,則意義更多,有“好意地、徹底地、非常、恰當地”等意思;作為形容詞,又作“健康的、令人滿意的”解;作為感嘆詞,用于表示驚訝、疑慮、接受等。此外,同一詞性還會因其形式不同而詞義各異。一般來說,同一名詞可能會因其可數與不可數、抽象與具體之分而具有不同含義。例如manner,意為“方式、習慣、態度”,其復數形式manners則表示“禮貌、風俗”。所以,譯者在翻譯詞語時,還要注意詞形對詞義的影響,以免誤譯。例如: 「例1」 All members of the party were dead against the war. 「譯文」(誤)全體黨員都因反對戰爭死了。 。ㄕ┤w黨員都堅決反對這場戰爭。 「分析」翻譯本句的關鍵在于對dead詞性的理解,如果看作是形容詞,就會誤譯成“全體黨員都因反對戰爭死了”。事實上,這里的dead是副詞,修飾限定介詞短語against the war,意思是“完全地”,可譯為“堅決”,而be against the war才是真正的系表結構。 「例2」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there is no complicated problem but can be solved in a few hours. 「譯文」(誤)由于引進了電子計算機,沒有復雜的問題,但是在幾個小時內被解決。 (正)由于引進了電子計算機,沒有在幾小時內解決不了的復雜問題。 「分析」此句的關鍵是對but詞性的理解,but除了做連詞(但是)、介詞(除了)之外,還可以用作關系代詞,引導定語從句。但是,應特別注意but雖然形式上是肯定的,意義上卻是否定的,相當于that/which引導的與其反義的定語從句。本句中,如果將but理解為介詞,則結構不對,其后不能跟動詞;如果將but理解為連詞,語義不通;此處的but是關系代詞。本句可以用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進行替換: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there is no complicated problem that cannot be solved in a few hours. 再如There is no rule in English but has exceptions. (英語中沒有無例外的規則。/英語中,凡是規則都有例外。) (三)詞意褒貶 英漢詞匯都具有一定的語言色彩,有貶義、褒義和中性之分。英譯漢時,詞的感情色彩不能像詞性那樣,可以根據上下文語境和漢語表達的需要進行轉譯,而是必須根據原文的精神來翻譯,也就是說,中性詞必須譯成中性詞,褒義詞必須譯成褒義詞,貶義詞必須譯成貶義詞。但是,英漢兩種語言詞匯的感情色彩并不存在直接對等的關系,這就造成了英譯漢遣詞造句上的另一種困難,也需要依據“以文取義”的原則來小心鑒別英文詞匯的感情色彩。例如: 「例1」 He is bright and ambitious. 「譯文」(貶義)他很聰明,但野心勃勃。 。òx)他很聰明,又有抱負。 「分析」ambitious一詞,感情色彩豐富,可以用作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用于一般商業活動是中性詞,用于黑社會或不正當行業是貶義詞,用于正當而又能有所成就的行業就是褒義詞。原句由于沒有明確的語境,所以即可把ambitious看作貶義詞,也可以看作褒義詞,兩種譯文都正確。 「例2」They are nameless nothings. (貶義) 「譯文」他們是無名之輩。 He is always saying the usual polite nothings. (褒義) 「譯文」他老是在說那些平常的客套話。 「分析」nothing作為名詞,意思是“無關緊要之事、沒有價值之人”,本身沒有褒貶之分。但是,由于具體語境的變化,尤其是受具有感情色彩的修飾詞的限定時,就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本句中的第一個nothing受nameless的修飾,具有貶義;第二個受polite的修飾,具有褒義。 。ㄋ模┰~義演變 英語中存在著大量的詞義演變現象。詞義演變,是指由于受社會、文化、現實等因素的影響,一些舊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從而演變出一些新的用法。例如,美國每年的大選都會產生一些新詞,或者有一些舊詞被賦予新的含義。在選舉期間,美國各地的選民用the favorite son來稱呼自己所愛戴的人,于是這三個最常見的詞組合起來,就演變出新的含義。如果不了解美國的選舉,就很難理解這個詞語的真正含義。因此,我們學習英譯漢,不僅要學習英語詞匯在字典或書本中的本義,還要了解英美國家的經濟制度、政治體制、教育體制、宗教信仰以及民風民俗,洞悉英語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內容。缺乏對一個國家或民族文化的了解,就無法用該國的語言表達思想,更不可能洞悉其中的真正含義。例如,有人將yellow publications(低俗出版物)譯成“黃色出版物”,也有人將smoking gun (確鑿的犯罪證據)譯成“煙槍”,這都是由于缺乏了解英美文化對詞義影響所造成的。例如: When it came time for the US Congress to approve the ITO, President Harry Truman, preoccupied with a plan for US healthcare reform, failed to lobby vigorously for the ITO. 「譯文」到美國國會討論通過國際貿易組織議案時,杜魯門總統因忙于制定一項醫療改革計劃,未能為國際貿易組織之事使勁游說。 「分析」原文中的lobby,原義是“休息室”,但經過多年演變,它已經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常用詞。由于國會在會議期間對議員的游說活動多半是在議會前面的休息室進行的,所以lobby被演變成動詞,意思是對議員進行“游說”。 總之,對詞義的選擇和表達是英譯漢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常常要涉及多方面的考慮,稍不謹慎,就會出現誤譯。其實,簡單來講,英譯漢就是從漢語中選擇恰當的詞來表達英文中的詞義。但是,要找到完全符合英文意思的中文表達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好翻譯,就要選對詞義;要選對詞義,就不能拘泥于原詞的表面意義,或者英漢詞典中所提供的現成意義;镜姆椒ㄊ牵阂栽~的本義為基礎,依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語法知識、詞的搭配等來確定詞的具體涵義。要想提高這方面的能力,考生最好在平時閱讀一些關于翻譯方法方面的書籍,比如《考研英語高分策略——翻譯與句型結構專項特訓》,掌握一些翻譯技巧和規律,再加以適當的練習,相信考研翻譯將不再是考研英語中的“絆腳石”。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走出考研翻譯誤區 樹立考研信心(2)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二真題匯總 |
·考研熱升級:就業隱患引發考博熱 |
·考研初試成績3月可查 4月中旬開始調劑工作 |
·澳門大學公布新學年招生計劃 招外地碩士生3成 |
·2010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英語二真題及答案 |
·2010年考研英語真題及答案 |
·1990年考研英語翻譯試題及參考譯文(英譯漢) |
·2008年考研英語翻譯真題及詳細解析(英譯漢) |
·2009年考研英語翻譯真題及詳細解析(英譯漢) |
·2011年考研翻譯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英譯漢)2 |
·2011年考研翻譯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英譯漢)1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一試題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