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試大綱  經驗交流  考試教材  環評師考試論壇  網校課程
   輔導科目: 案例分析:真題|模擬題|指導  技術方法:真題|模擬題|指導  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模擬題|指導  相關法律法規真題|模擬題|指導 

2010年環評師技術導則與標準輔導:環境現狀調查的內容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10-04-29 10:32:47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調查
  • 熱評
  • 論壇

(1)地理位置。建設項目所處的經度、緯度,行政區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區域平面圖。

  (2)地質環境。一般情況,只需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當地的地質狀況,如當地地層概況,地殼構造的基本形式如巖層、斷層及斷裂等以及與其相應的地貌表現,物理與化學風化情況,當地已探明或已開采的礦產資源情況。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小且與地質條件無關時,地質環境現狀可不敘述。

  評價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如礦山以及其他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時,對與建設項目有直接關系的地質構造,如斷層、斷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質構造,要進行較為詳細的敘述,一些特別有危害的地質現象,如地震,也須加以說明,必要時,應附圖輔助說明。若沒有現成的地質資料,應根據評價要求做一定的現場調查。

  (3)地形地貌。一般情況,只需根據現有資料,簡要說明建設項目所在地區海拔高度,地形特征、相對高差的起伏狀況,周圍的地貌類型如山地、平原、溝谷、丘陵、海岸等以及巖溶地貌、冰川地貌、風成地貌等情況。崩塌、滑坡、泥石流、凍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現象及分布情況,若不直接或間接威脅到建設項目時,可概要說明其發展情況。若無可查資料,需做一些簡單的現場調查。

  當地形地貌與建設項目密切相關時,除應比較詳細地敘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附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地形圖,特別應詳細說明可能直接對建設項目有危害或將被項目建設誘發的地貌現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必要時還應進行一定的現場調查。

  (4)氣候與氣象。一般情況下,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大氣環境狀況,如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的主要氣候特征,年平均風速和主導風向,風玫瑰圖,年平均氣溫,極端氣溫與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月平均氣溫,年平均相對濕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數,降水量極值,日照,主要的災害性天氣特征如梅雨、寒潮、雹和臺風、颶風等。如需進行建設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除應詳細敘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根據評價需要,對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區的大氣邊界層和大氣湍流等污染氣象特征進行調查與必要的實際觀測。

  (5)地面水環境。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地面水狀況,如水系分布、水文特征、極端水情;地面水資源的分布及利用情況,主要取水口分布,地面水各部分如河、湖、庫之間及其與河口、海灣、地下水的聯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質現狀,以及地面水的污染來源等。如果建設項目建在海邊時,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海灣環境狀況,如海洋資源及利用情況,海灣的地理概況,海灣與當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間的聯系,海灣的水文特征及水質現狀,污染來源等。

  如需進行建設項目的地面水或海灣環境影響評價,除應詳細敘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外,還應增加水文、水質調查,水文測量及水利用狀況調查等有關內容。地面水和海灣的環境質量,以確定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或海水水質標準限值為基準,采用單因子指數法對選定的評價因子分別進行評價。

  (6)地下水環境。根據現有資料簡述下列內容:地下水資源的賦存及開采利用情況,地下潛水埋深或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與地面水的聯系以及地下水水質狀況與污染來源。

  若需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除要比較詳細地敘述上述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對水質的物理、化學特性,污染源情況,水的儲量與運動狀態,水質的演變與趨勢,水文地質方面的蓄水層特性,承壓水狀況,地下水開發利用現狀與采補平衡分析,水源地及其保護區的劃分,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等做進一步調查,若資料不足時應進行現場監測和采樣分析。地下水環境質量,以確定的地下水質量標準限值為基準,采用單因子指數法對選定的評價因子分別進行評價。

  (7)大氣環境。應根據現有資料,簡單說明建設項目周圍地區大氣環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污染來源及其污染物質、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等。如需進行建設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應對上述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詳細調查。

  對于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應收集評價區內及其界外區各例行大氣環境監測點的近三年監測資料,統計分析各點主要污染物的濃度值、超標量、變化趨勢等。同時根據建設項目特點、大氣環境特征、大氣功能區類別及評價等級,在評價區內按以環境功能區為主兼顧均布性的原則布點,開展現場監測工作。三級評價,可只利用評價區內已有的例行監測資料,無資料利用或是一、二級評價時,應適當布點進行監測。監測應與氣象觀測同步進行,對于不需氣象觀測的三級評價項目應收集其附近有代表性的氣象臺站各監測時間的地面風向、風速資料。大氣環境質量,以確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限值為基準,采用單因子指數法對選定的評價因子分別進行評價。

  (8)土壤與水土流失。可根據現有資料簡述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主要土壤類型及其分布,成土母質,土壤層厚度、肥力與使用情況,土壤污染的主要來源及其質量現狀,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水土流失現狀及原因等。當需要進行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時,除應詳細敘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選擇以下內容進一步調查: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土壤成分與結構,顆粒度,土壤容重,含水率與持水能力,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狀況,水土流失的原因、特點、面積、侵蝕模數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時要附土壤和水土流失現狀圖。

  (9)生態調查。應根據現有資料簡述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植被情況如類型、主要組成、覆蓋度、生長情況等,有無國家重點保護的或稀有的、特有的、受威脅危害的或作為資源的野生動、植物,當地的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如森林、草原、沼澤、荒漠、濕地、水域、海洋、農業、城市生態等及現狀。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小,又不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這一部分可不敘述。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大,需要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除應詳細敘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選擇以下內容進一步調查: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物質循環狀況,生態系統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以及影響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重要生態環境情況,主要動植物分布,重要生境、生態功能區及其他生態環境敏感目標等。

  (10)聲環境。需根據評價級別、敏感目標分布情況及環境影響預測評價需要等因素,確定聲環境現狀調查的范圍、監測布點與污染源調查工作,如現有噪聲源種類、數量及相應的噪聲級,現有噪聲敏感目標、噪聲功能區劃分情況,各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現狀、超標情況、邊界噪聲超標以及受噪聲影響的人口分布。環境噪聲現狀調查的基本方法是:收集資料法、現場調查和測量法。應根據噪聲評價工作等級相應的要求確定是采用收集資料法還是現場調查和測量法,或是兩種方法相結合。如果需要,應選擇有代表性點位進行現場監測。

  (11)社會經濟。包括社會經濟、人口、工業與能源、農業與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等。主要根據現有資料,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簡要敘述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現有廠礦企業的分布狀況,工業生產總產值及能源的供給與消耗方式等;公路、鐵路或水路、航空方面的交通運輸概況,以及與建設項目之間的關系;居民區的分布情況及分布特點,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受教育水平、就業及人均收入等;可耕地面積,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構成及產量,農業總產值以及土地利用現狀,基本農田保護區分布,人均土地資源,農業基礎設施等。若建設項目需進行土壤與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則應附土地利用圖。

  當建設項目規模較大,且擬排污染物毒性較大或項目建設期長、影響區域較廣時,應進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調查。調查時,應根據環境中現有污染物及建設項目將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選定相應評價指標。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如水電水利工程,需進行人群健康調查及影響評價。

  (12)人文遺跡、自然遺跡與“珍貴”景觀。人文遺跡指遺存在地面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一般包括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筑物、紀念物或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長城、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廟、石刻等。自然遺跡指自然形成的具有地質學、地理學、生態學意義的遺存物,如溫泉、洞穴、火山口、古化石、貝殼堤、特別地貌等。“珍貴”景觀一般指具有生態學和美學及社會文化珍貴價值、必須保護的特定的地理區域或景物現象,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游覽區、療養區、珍貴自然景觀、奇特地貌景觀、溫泉以及重要的具有政治文化、紀念意義的建筑、設施和遺址等。需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建設項目周圍有哪些重要遺跡與“珍貴”景觀;重要遺跡或“珍貴”景觀對于建設項目的相對位置和距離,其基本情況以及國家或當地政府的保護政策和規定等。

  如建設項目需進行人文遺跡、自然遺跡或“珍貴”景觀的影響評價,則除應較詳細地敘述上述內容外,還應根據現有資料并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進一步敘述人文遺跡、自然遺跡或“珍貴”景觀對人類活動的敏感性。這些內容有:它們易于受哪些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學的影響,目前有無已損害的跡象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他影響的來源;景觀外貌特點,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中珍貴的動、植物種類,以及人文遺跡、自然遺跡或“珍貴”景觀的價值,包括經濟的、政治的、美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和科學的價值等;有無保護規劃及保護級別,目前管理水平等。

  (13)人群健康狀況。當建設項目規模較大,且擬排污染物毒性較大時,應進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調查。調查時,應根據環境中現有污染物及建設項目將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選定指標。

  (14)其他。根據當地環境情況及建設項目特點,決定放射性、光與電磁輻射、振動、地面下沉及其他項目等是否列入調查。來源:考的美女編輯們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主講老師
精講班
考題預測班
報名
課時 試聽 課時 試聽
周建勛
40
10
丁淑杰
40
10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丁淑杰 40 10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馮老師 40 10
以下網友留言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立即發表評論
提交評論后,請及時刷新頁面!               [回復本貼]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課程咨詢電話:010-51294794
報考直通車
 
考試簡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是指取得《中華人民共
和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并經登記后
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考試時間:2010年考試時間預計為5月22、23日。
成績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案例分析》4個科目。
                       MORE>>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自产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视频a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亚洲精品字幕乱码 | 午夜大片免费观看日本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