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真的不想考”公考族發出無奈吶喊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發布時間:2010-04-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今年,山東濰坊市公務員的報考人數突破了5萬。極低的錄取比例,決定了絕大多數人是“陪考一族”,但是,大學生們都明白,一旦決定報考了,就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應考,難免影響到找其他工作的最佳時間和機會,“后果”相當嚴重。然而在當今就業難的大背景下,卻有大批大學生冒著“風險”參加“公考”,為什么?“其實我真的不想考!”,不少“公考一族”發出了這樣無奈的吶喊。那又是什么力量逼著大學生們走上了這條“不歸之路”呢?

  被一種氛圍籠罩著

  劉菲菲沒事的時候仍會打開母校濰坊學院的網址看一下學校的新鮮事兒,而在法學院網站的首頁上,她的照片仍被排在2009屆畢業生風采錄的頭一個,離校快一年了,可一看到自己的照片,劉菲菲心里仍一陣自豪。鼠標一點,打開的照片底下有一行字: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這是我們學院的傳統,每個考上公務員的畢業生都會被載入畢業生風采錄”。

  在法學院,畢業生風采錄不僅被置于法學院網站的首頁,系學生會的宣傳部每年還要應系領導的要求以風采錄為藍本制作一個很大的展板,放在院系人流最多的地方展示多日。

  于2009年考入連云港市贛榆縣法院的楊捷說,當年她就是因為看到展板上考上公務員的師兄師姐們的風采而堅定了考公務員的決心,如今,她也上了風采錄,成了師弟師妹們的榜樣。

  “你可能會找個很不錯的工作,但只有考上公務員才能讓你在學校出名。”“哪怕考進了街道”,一些學生感嘆道。

  榜樣的力量不可低估。在一些剛進校園的大一新生里,計劃考公務員的學生數量已不在少數,不少學生因此放松專業學習。2009年,濰坊學院法學院的畢業生中通過司法考試的僅有1人,而這一年,考上公務員的有12人。

  “我被籠罩在一種氛圍中,周圍的人似乎都在忙著考公務員”,楊捷回憶當年備考公務員的情形:每天抱著幾本公務員參考書鉆自習室,“前后左右全是考公務員的”,“敢考公務員別人都會覺得你很牛,將來有出息”。有時候楊捷也會想,像她這樣的大學生,不是名校,也沒有家庭背景,畢業能干什么呢?“只能去考公務員”。

  濰坊學院圖書館的自習室是“好學生”的集散地,在這里記者隨機采訪了20個學生,有12人表示參加或以后考慮參加公務員考試。有一個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宿舍8個舍友全都相約準備參加今年的公務員考試,并戲稱是“相互影響,重在摻和”。而對于不少大學生而言,參加公考已經成為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

  濰坊學院一名領導私下里對記者表示,在學生熱衷考公務員的問題上,學校應該說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學生們在出校門之前對公務員和其他職業的認識并不會很深刻,然而在一些高校里,“公務員就是當官”的看法確是相當的普遍和一致,在一些學校看來,考上公務員的學生才是最優秀的學生。因此相當多的高校鼓勵學生考公務員,有的甚至出臺一些政策鼓勵,比如“研二考上公務員的可以提前畢業”。如此的氛圍,多少大學生能不動心?

  被一種“不公”影響著

  4月2日,北京工商大學的孟海萍放下了正在準備的畢業論文,趕回濰坊,現在對她而言最緊迫的事便是4月 25日的公考,而身邊的十多個同學和她的選擇一樣,清明過后暫不返校,先參加完這次公務員考試。

  作為2010屆的應屆畢業生,孟海萍一開始并沒打算考公務員,3月初她還在北京一家大型物流公司實習,實習期間她也參加了幾個校園招聘會。在實習和找工作時,孟海萍切身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雖然做好了為找工作而吃苦、碰壁的心理準備,但對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孟海萍來說,“不公平”的待遇卻讓她難以接受。

  “實習時經常公司的正式員工說收入差距很大,沒有什么節假日,每個人的工資和獎金都不公開”。這樣的工作環境讓孟海萍覺得很不踏實。因為對該公司的工資、福利待遇、休假等等方面的不如意,孟海萍對已經遇到的兩個就業機會一直猶豫不決,但是回濰坊考公務員,卻是一件容易抉擇的事情,因為在她看來,只要考上公務員,月薪、保險、晉升、節假日等等問題都可以不用擔憂。

  在濰坊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了三年之久的徐宏洲,今年也偷偷地報考了公務員,連續三年報考的原因很簡單:“待遇不行!”他說,招聘時待遇說得很好,但來了才發現得兩三年之后才能兌現,第一年先跑業務,只發提成和500元底薪,第三年才給買保險并開始按照業績實行淘汰,這三年我每年都考公務員,在這里干,說不定哪天就被炒了,不是個久留之地。”

  今年1月份濰坊相關部門的統計顯示,濰坊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已經超過4000家,記者在一份對民營企業的評優標準中看到,在職工保障方面,對企業的要求僅僅是“不拖欠職工工資”。濰坊市勞動就業辦的一位負責人直言,“不公平”往大處說是社會分配的不公平,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但往小處說,就是企業用工還很不規范,但這種不規范的現象,想要消除肯定也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紙《勞動法》就能解決的,拋開收入不談,只看福利待遇、休假制度,工作環境、時間等,大部分企業都無法與公務員相比。

  被一種壓力逼迫著

  3月31日,公務員考試報名的最后一天,斟酌良久之后,王倩決定放棄自己中意的市國資委的崗位,轉而選擇了奎文區街道,原因是國資委此次僅招一人,而奎文區街道則有14個名額。

  在常人眼中,房地產公司的行政人員,市場行情好時,加上獎金,每個月能拿3000多元,王倩的工作無疑讓人羨慕,但是“能否過上一種具有長期穩定性的生活” 才是她最關心的。

  “現在看來,這些錢并不少,但現在房價這么高,兩個人貸款買房的話,買個房子貸個20多萬很正常,這樣每個月光房貸就得1000多元,以后有了孩子,還要準備奶粉錢,現在的奶粉稍微好一點的就要100多元一桶,再加上水費、電費、物業費、交通費等日常支出,一個月下來就要三四千元,”,王倩說,“在房子賣的好的時候,這種壓力還勉強可以承受,但是這個行業并不穩定,一旦公司效益下滑,生活壓力就大了。”

  這種想法并不屬于她一個人,對于那些隨著年齡增大而不斷組建家庭的“80后”來說,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速,來自獨生子女小夫妻雙方四位老人的養老壓力,已經成為不容回避的現實。正是這種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讓一大批年輕人不敢把自己一生的籌碼壓在盈虧難料的私營企業上。

  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報考公務員的張慶松來自農村,也是獨生子女,他最擔心的就是父母將來的養老問題。“將來如果再找一個獨生女,那么一個小家庭將來就要奉養四位老人,現在看病這么貴,萬一有一個老人身體不好,還要花更多的錢,沒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的話,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他說,如果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穩定,將來無力承擔家庭生活的重負。

  一位在機關工作了多年的某科室負責人認為,房價高、看病貴的社會現狀,讓政府機關工作的穩定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作為如今最具代表性的“鐵飯碗”,公考幾乎已經成為大學追求穩定生活的必經之路。(記者 蔚曉賢 莊文石 李真)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综合网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 亚洲午夜人成在线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