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海潮·東南形勝》 本課主要考核點是: 記憶柳永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誦本詩,概括并記憶本詩的情感內容;認知詩詞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現手法。 這首詞用鋪敘手法,寫杭州風貌,上片寫城市繁榮景象,下片寫西湖秀麗景色。因此,在理解本詩時需要對表現手法進行重點把握,這是因為此詞善用鋪敘。 全詞描繪景物都是用的鋪敘手法。如上片用“形勝”、“繁華”領起,而后又以鋪敘的手法來描 寫杭州城市的秀麗風光和繁榮景象。下片以“清嘉”領起,鋪敘西湖美景。取眼前之景,純用白描手法,生動自然而又意趣橫生。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句就都純用白描。 《水調歌頭·明月見時有》 本課主要考核點是: 記蘇軾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誦本詩,概括并記憶本詩的情感內容;依據《古代抒情詩的閱讀和欣賞》一文所提供的知識,認知詩詞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現手法。 這是一首詞。它是一首一向極負盛譽的中秋詠月詞。“水調歌頭”為詞牌名。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中秋,時蘇拭出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當時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出任密州地方官,而此時蘇軾與弟弟蘇轍已分別七年未能相見。中秋之夜蘇軾觸景生情,遂作此詞以表懷念之情。“月到中秋分外明”,詞人飲酒賞月,寫下了這首一向極負盛譽的中秋詠月詞,表達了他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對弟弟蘇轍的懷念,以及對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表示安慰和祝愿。所以在理解本詩時應注意對表現手法的把握。 (1)全詞以月貫穿給終。上片從問月贊月,向往月宮,寫到月下起舞;下片從月影移動,月亮圓缺變化,寫到月光永照。 (2)語言凝煉精當,為歷代騷人墨客所推崇。如“高處不勝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等句,均流傳千古而不廢。 以下的題目有助于對文章中點的理解 1、(2000年4月自考試題)蘇軾《水調歌頭》中,最能體現“兼懷子由”的詞句是() A、不知天上宮鬧,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C、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D、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參考答案:前三項均與主題無關,只有D項提及一個“別”字,顯然表達了與兄弟久別的思念之情。 2、(2000年10月自考試題)下列詞人中,其作品以風格豪放著稱的是() A、柳永 B、蘇武 C、李清照 D、李慎 參考答案:此題考查內容為作者知識,豪放派的著名代表有蘇軾、辛棄疾兩人,選項中僅有蘇武,故選B、 3、(2001年4月自考試題)蘇軾《水調歌頭》小序云:“雨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里的子由是蘇軾的() A、父親 B、哥哥 C、兒子 D、弟弟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本課主要考核點是: 李清照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誦本詩,概括并記憶本詩的情感內容;掌握本首詞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現手法。 李清照在靖康之難中,經歷國破家亡的慘痛遭遇。此詞抒情時主要通過敘述人的舉止情態抒情,將外在情態與內心活動相結合,成功地塑造出形神兼備的主人公的形象。外在情態如“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表明詞人抑郁苦悶,百無聊賴,滿腹憂傷,不能抑止。內心活動用“聞說”、“也擬”、“只恐”等句來表達,然而,無限哀愁畢竟無法排遣,詩人再也興不起游玩的興趣。 請看以下的試題: 仔細閱讀課文,簡答下列問題: (1)“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含義是什么? (2)詞人是從哪兩個方面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的? 參考答案:(1)春光依舊,而丈夫故去,自己流離失所。(2)外在情態與內心活動。本題旨在考查對本詩的含義和抒情方法的掌握情況。 |
| 熱門資料下載: |
|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自考大學語文詩詞復習要點(2) |
|
閱讀下一篇:自考大學語文詩詞復習要點(4)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