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最新熱點解析:血鉛中毒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3-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湖南郴州桂陽縣兒童血鉛中毒事件發生后,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悉,目前郴州市委、市政府正組織衛生部門引導村民檢驗血鉛含量,對超標者進行營養干預或治療。
每一起血鉛事件的背后,都會涉及當地煉鉛冶煉企業。2009年,陜西鳳翔縣“血鉛事件”,造成615名兒童血鉛超標。調查認定東嶺冶煉公司是造成這次兒童血鉛超標的主要成因。今年2月24日,湖南嘉禾縣250名兒童血鉛超標。引發中毒事件的煉鉛企業騰達公司,曾被縣市兩級環保局幾度叫停,但仍繼續生產。據該縣環保局長介紹,作為貧困縣,嘉禾急于發展經濟,一批從周邊省市淘汰的企業來到嘉禾,不作環評就開始上馬生產。
血鉛事件將工業污染再次推入人們的視野。
二、工業污染及其危害
工業污染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包括人在內的生物賴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環境的侵害。污染主要是由生產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各種噪音造成的,可分為廢水污染、廢氣污染、廢渣污染、噪音污染。這些污染如不預防和治理,人民正常生活條件將遭受到嚴重破壞,后患無窮。
工業污染的危害。工業污染對工農業建設和人民健康危害極大,主要表現在:
一是工業生產中排放大量未經處理的水、氣、渣等有害廢物,會嚴重地破壞農業的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對農業生產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危害;
二是工業“三廢”對工業生產本身的危害也很嚴重,有毒的污染物質會腐蝕管道,損壞設備,影響廠房等的使用壽命;
三是環境污染,公害泛濫,直接危害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四是有些工業污染后果嚴重,難以清除,有些污染不容易發現,發現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經很嚴重。
三、治理不力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錯誤的政績觀引導,主抓經濟發展而忽略環境保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線,導致工業污染積重難返。
(二)法律法規存在漏洞或執法不嚴,以罰代管,失之于軟,因犯罪成本低故多數企業報僥幸心理。
(三)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將生產成本轉嫁給環境。
(四)工業環保技術成本相對較高,大型企業不愿提高自己生產成本,而中小企業利潤微薄無力承擔環保成本,這也是導致工業污染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傳統產業結構和生產模式需要升級,工業升級缺乏有力高新科技做支撐。
四、一攬子治理措施
(一)制定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將環境保護納入法制軌道,做到有法可依。
(二)嚴格執法,對于企業排污進行監管,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未及時發現并處理重點工業污染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監管不力,造成環境污染的,應進行行政處理。
(三)加大懲治力度,對于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不可以罰代管,強力整改整頓,加大懲治力度,治標治本。
(四)對于企業環保政府應給予指導和支持,包括技術、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
(五)全社會樹立較強環境保護意識,對違反環境法的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外在約束機制要成熟。
(六)各級政府應樹立科學發展觀,不可片面追求經濟而忽視環境保護,應對企業或項目的進駐嚴格把關,不達標的嚴重污染項目必須杜絕。
(七)政府應改革考核政績的傳統模式,將環境保護列入考核內容,強化發展速度與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意識?傊,社會若想長久發展,就應踐行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保護自然環境,防止其受到破壞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適合于人類勞動、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環境保護工作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合理利用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在產生環境污染后,做好綜合治理。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有利于保護人民健康,發展生產。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