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申論綜合分析題目
來源:發布時間:2010-03-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綜合分析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所提供的材料運用科學的、已掌握的基本政策理論、分析方法進行分析的能力。該題型的基本形式有:
一是閱讀理解材料所表達的表層意思,并從所給材料中獲取信息、對材料進行鑒別、比較和綜合概括;
二是不離開材料,運用有關的知識,對材料本身或材料提供的觀點給予正確的、辯證的、科學的評價、分析,這是回答分析題的一個根本要求;
三是由于分析題所含的信息具有隱蔽性,其選用的材料又反映不同的態度或立場,有一定的時間、空間差別,這增加了這種題型的難度。報考者要能根據材料和題目的要求,引申出自己掌握的有關基本知識或觀點。
從上述綜合分析題的基本要求出發,萬學金路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申論輔導專家周建老師建議考生在答題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注重聯系實際,材料歸納出來后,用相關的理論知識做依據做出分析。
2、結合理論分析問題時,要盡可能全面一些。材料涉及幾個點,答題時就要將這幾個點答全,每個點不需要展開太多,但要把基本要點說到。解答材料題時,尤其要注意層次和邏輯,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觀點一一羅列出來,便于閱卷教師找到要點。
關于綜合分析題的具體解題技巧,周建老師從審題、閱讀材料和作答三方面分別進行了說明。
一、審題的技巧
(1)逆向審題法:先搞清楚題目問什么,有幾問,然后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這樣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審題,節省寶貴的考試時間。
(2)尋找關鍵詞:抓關鍵詞語,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義,努力回憶與此相關的理論,并注意篩選。
(3)分析層次法:對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層并弄清每層意思,這種層次性既體現在題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會明確出現在題后的設問中。通過分析,抓住試題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別回答,這樣可以避免遺漏。
二、閱讀材料的技巧
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或者材料。一般的材料提供信息很多,有主有次,還有重復的,周建老師提醒報考者在做這類試題、閱讀材料時,邊讀邊用鉛筆將含義相同的歸類,并用1、2、3、……標注,對重要的核心句或者關鍵詞,在下面畫線,以備答題時直接應用,避免大量的重復閱讀,造成無謂的浪費。閱讀時可邊閱讀邊劃出材料中帶有結論性或傾向性的話語,或者在草稿紙上寫下相關信息(注意不要沉溺于細節、事例或者數字),同時搜索、提取大腦中平時儲存的相關理論知識,然后理清思路,組織答案。
三、作答的技巧
(1)分析評論兩個或兩個以上看似矛盾的觀點時,材料中提出的兩種思路/觀點/理念分別是A和B。A的積極性表現在……/在……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勢,但是在……則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不足;B的積極性表現在……/在……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勢,但是在……則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不足。因此,周建老師認為,我們應當把A和B結合起來,在……方面發揮A的優勢,在……方面發揮B的優勢,使他們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2) 全面分析、辯證分析的方法。辯證、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考生們必須掌握的基本方法,切忌在分析某段材料時一棍子打死,一般的答題順序是各個方面都要談及,不要偏倚一方,最后需要作出一個綜合、全面的結論。 (3)利用獲取的信息回答問題。在答題論述時,要求做到觀點和材料的統一。這是解題的主體部分,要求報考者用選定的基礎理論知識,聯系題中的材料進行分析論述,把理論與實際、觀點與事實結合起來,即做到事理交融,觀點統帥材料。要緊扣材料分析,或從材料中提煉出觀點,或用觀點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論證觀點。防止就事論事,或就理論談理論。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