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行測資料分析每日學習及精解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2-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例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5題。
2008年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52億元,比上年增加4.0倍。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999萬公頃,下降18.4%。其中,絕收403萬公頃,下降29.8%。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1.3萬起,上升45.2%。全年因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35億元,下降23.1%;死亡686人,下降41.3%。全年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7億元,下降60.9%。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6億元,增加1.3倍。全年累計發生赤潮面積13738平方公里,增加18.3%。全年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95億元,死亡162人。全年實際發生各類地質災害2.7萬起,直接經濟損失183.7億元,死亡656人。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87次,成災17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523億元,死亡近7萬人。其中,四川汶川地震震級達8.0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
2008年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比上年下降10.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312人,下降24.5%;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2.82人,下降7.5%;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1.182人,下降20.4%。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6.5萬起,造成7.3萬人死亡,30.5萬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0.1億元;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4.3人,減少0.8人。
1.2007年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 )億元。
A.11752 B.3999 C.2938 D.2350
2.四川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2008年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的比例是( )。
A.72.5% B.99.2% C.71.9% D.80%
3.2008年,各類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下列選項中哪一類最多?( )
A.洪澇災害 B.旱災 C.海洋災害 D.低溫冷凍和雪災
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2008年全年,平均每起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損失約為68萬元
B.2007年全年,我國發生森林火災約0.9萬起
C.2008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幅度最小的是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
D.2007年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90億元
5.根據材料,下列說法推斷正確的是( )。
[1]汶川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其他一次成災地震的平均損失的117倍
[2]道路交通方面,我國2008年約有車輛1.7億輛
[3]2008年全年,受洪澇災害和旱災的農作物總面積為4402萬公頃
A.[1] B.[2] C.[1][2] D.[1][2][3]
|
【解析】
1. D。由“2008年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52億元,比上年增加4. 0倍”知,2007年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應為:11752÷(4+1)=2350. 4(億元),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項。
2. C。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為8451億元,故所占的比例為:8451÷11752×100%≈71. 9%,故本題選C。
3. D。四個選項中,各類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635億元,307億元,206億元,1595億元,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項。
4. C。2008年全年,平均每起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83. 7÷2. 7≈68(萬元),故A正確;2007全年,我國發生森林火災約:1. 3÷(1+45. 2%)≈0. 9(萬起),B正確;2008年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下降了:0. 8÷(4. 3+0. 8)×100%≈15. 7%,大于工礦商貿企業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的下降幅度,故C錯誤;2007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06÷(1+1. 3)≈90(億元),D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5. B。其他一次成災地震的平均經濟損失為:(8523-8451)÷(17-1)=4. 5(億元),故汶川地震是其他一次成災地震的平均經濟損失的倍數為:8451÷4. 5=1878,故[1]錯誤;由“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6. 5萬起,造成7. 3萬人死亡”和“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4. 3人”得,我國的車輛總數為:7. 3÷4. 3≈1. 7(億輛),故[2]正確;文中并沒有提及受洪澇災害和旱災的農作物的總面積,故[3]錯誤,本題正確答案為B。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