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醫醫師輔導:精氣學說對精氣生命理論構建的影響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1-14
1.精氣是人體生命的動力精氣是對人體有益之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人之五臟六腑、形體官竅、血和津液等,皆為有形屬靜之物質,必須在氣機的推動下才能活動。如心主行血,肺司呼吸,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腎司封藏先天之精氣,肝主疏泄……等生理功能,都是在氣的推動下進行的。
2.精氣足,則生命活動正常人于出生之前,在母體中已得到了父母給予的先天之精氣;出生之后,通過肺吸入自然之清氣,由脾胃吸收水谷之精氣。三氣相合,經過氣化,化生人體之精氣。這種氣推動著人體臟腑、經絡、形體和官竅的生理功能活動。精氣充足,則生理活動正常,生命力旺盛;若精氣不足,則氣虛,推動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活動無力,則出現全身或局部虛弱的征象。而補氣治療后,精氣充足,諸癥亦隨之消失。
3.人體的運動必須協調而通暢人體氣的運動和自然界一樣,具有升、降、出、入四種形式。在正常情況下,升與降、出與入保持平衡狀態。如失去平衡,則為病態。如升力不足為氣陷,發為內臟下垂;下降不足則氣逆,發為咳、嘔等。氣行不暢為氣滯,發為脹、痛等等,調整氣機不暢狀態則可以促使人體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