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路監理師《綜合考試》精選模擬試題(1)
來源:來源于網絡發布時間:2010-01-07 16:58:45
案例分析(每小題20分)
第 1 題 某高速公路施工項目,全長60.3km,設計車速為120km/h,路面面層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并采用滑輪式攤鋪機進行施工,具體的施工方法和問題的處理如下:
(1)施工中采用塑料模板。
(2)當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6.OMPa時拆除模板。
(3)確定了最佳拌合時間進行拌合。
(4)在混凝土攤鋪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5)經檢查混凝土入模前的坍落度為士2.1cm。
(6)采用平縫加拉桿型縱縫一次鋪筑寬度為5m的路面。
(7)采用切縫機清除接縫中夾雜的砂石等后,做了灌漿處理。
【問題】
1.采用滑輪式攤鋪機進行施工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應采用何種施工機械?
2.該工程中具體的施工方法和對問題的處理有何不妥?請指出并改正。
3.應根據什么確定水泥混凝土的最佳拌合時間?
4.進行混凝土面層鋪筑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5.在什么時候應設縱向施工縫?
6.灌縫時,對填縫料的養生期有何規定?
【參考解析】:1.采用滑輪式攤鋪機施工不正確,應該選用軌道式攤鋪機進行施工。
2.該工程中具體的施工方法和對問題的處理有如下不妥之處:
(1)不妥之處:施工中使用塑料模板。
正確做法:施工模板應采用剛度足夠的槽鋼、軌模或鋼制邊側模板,不應使用木模板和塑料模板等易變形的模板。
(2)不妥之處: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6.OMPa時拆除模板。
正確做法:模板拆除在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小于8.OMPa時方可進行。
(3)不妥之處:混凝土入模前的坍落度為±2.1cm。
正確做法:混凝土入模前,先檢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lcm范圍內。
(4)不妥之處:采用平縫加拉桿型縱縫一次鋪筑寬度為5m的路面。
正確做法:當一次鋪筑寬度大于4.5m時,應采用假縫加拉桿型縱縫。
3.應根據拌合物的黏聚性、均質性及強度穩定性試拌確定最佳拌合時間。
4.進行混凝土面層鋪筑前的準備工作有:模板的加工與制作、測量放線、導線架設、模板支立、鋪設軌道、攤鋪機就位和調試。
5.當一次鋪筑寬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總寬度時,應設縱向施工縫。
6.灌縫時,對填縫料的養生期的規定:
(1)常溫施工式填縫料的養生期,低溫天宜為24h,高溫天宜為12h;
(2)加熱施工式填縫料的養生期,低溫天宜為2h,高溫天宜為6h;
(3)在灌縫料養生期間應封閉交通。
第 2 題 某高速公路工程全長160km,跨甲、乙兩省市,劃分為甲1、甲2、甲3和乙1、乙2,五個施工合同段,并相應設置現場監理機構。
【問題】
1.請按照監理規范的要求選擇適當的監理組織形式。
2.畫出監理組織結構圖。
3.分析該組織模式的優缺點。
【參考解析】:1.按照現行《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現場監理機構一般按工程招標合同段設置基層機構,可視情況分別設置一級、二級或三級監理機構。由于該工程為跨省市工程,根據監理機構設置的適用條件,應設置三級監理機構,有四種監理組織結構可供選擇:直線式、職能式、直線一職能式、矩陣式。一般常用的是直線式或直線職能式。本題以直線式為例。
2.畫直線式監理組織結構圖,如圖3:
圖3直線式監理組織結構圖
(注:如以直線一職能式結構形式繪出圖也可,但優缺點應與其相對應)
該項目采用直線式監理組織結構很合適。根據合同段的數量可設置五個合同段駐地辦公室。
3.直線式監理組織結構具有結構簡單、職責分明、權力集中、命令統一、決策迅速、指揮靈活等優點;其缺點是結構呆板、專業分工差、橫向聯系困難等。(注:如果采用直線一職能式等形式的特點敘述也可,但要與結構圖一致)
第 3 題 某施工企業通過投標獲得了某城市橋梁工程的施工任務,總監理工程師要求該施工企業提出進度安排計劃,施工企業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進度分析,最后決定實施流水施工,并遞交了施工組織計劃。
【問題】
1.簡述流水施工的含義。
2.該施工企業實施流水施工有何經濟效果?
3.簡述流水施工的幾種表達方式。
4.簡述流水施工的特點。
【參考解析】:1.流水施工方式是將擬建工程項目中的每一個施工對象分解為若干個施工過程,并按照施工過程成立相應的專業工作隊,各專業隊按照施工順序依次完成各個施工對象的施工過程,同時保證施工在時間和空間上連續、均衡和有節奏地進行,使相鄰專業隊能最大限度地搭接作業。
2.流水施工的經濟效果:
(1)施工工期較短,可以盡早發揮投資效益;
(2)實現專業化生產,可以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
(3)連續施工,可以充分發揮施工機械和勞動力的生產效率;
(4)提高工程質量,可以延長建設工程的使用壽命和節約使用過程中的維修費用;
(5)降低工程成本,可以提高承包單位的經濟效益。
3.流水施工的三種表達方式:網絡圖、橫道圖、垂直圖。
4.流水施工方式具有以下特點:
(1)盡可能地利用工作面進行施工,工期比較短;
(2)各工作隊實現了專業化施工,有利于提高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
(3)專業工作隊能夠連續施工,同時使相鄰專業隊的開工時間能夠最大限度地搭接;
(4)單位時間內投入的勞動力、施工機具、材料等資源量較為均衡,有利于資源供應的組織;
(5)為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和科學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 4 題 某施工單位通過投標獲得高架橋梁工程共20組鋼筋混凝土支架的施工同。每組支架的結構形式及工程量相同,均由基礎、柱和托梁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合同工期為190天。
圖1鋼筋混凝土支架結構圖
開工前施工單位向監理工程師提交了施工方案及網絡進度計劃。
(一)施工方案
施工流向:從第1組支架依次流向第20組。
勞動組織:基礎、柱、托梁分別組織混合工種專業隊。
技術間歇:柱混凝土澆筑后需養護20天方能進行托梁施工。
物資供應:腳手架、模具及商品混凝土按進度要求調度配合。
(二)網絡進度計劃
網絡進度計劃如圖2所示。
圖2網絡進度計劃(時間單位:天)
【問題】
1.什么是網絡計劃工作之間的工藝邏輯關系和組織邏輯關系?從圖中各舉一例說明。
2.該網絡計劃中,一組支架需要多長施工時間?
3.任意相鄰兩組支架的開工時間相差幾天?第20組支架的開工時間是何時?
4.該網絡計劃的計劃總工期為多少天?監理工程師可否批準該網絡計劃?為什么?
5.該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由哪些工作組成?
【參考解析】:1.由工藝過程(或工作程序)決定的先后順序關系為工藝邏輯關系。例如:基1(一)→ 柱1(一)。
由組織安排(或資源配置)需要決定的先后順序關系為組織邏輯關系,例如:基1(一)→基1(二)。
2.一組支架需36天施工時間。
3.相鄰兩組開工時間相差8天,第20組的開工時間為8×19=152(天)(或第153天)。
4.計劃總工期為152+36=188(天)。監理工程師可批準該網絡計劃,因為滿足合同工期要求(或計劃工期小于合同工期)。
5.該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由總進度網絡計劃關鍵線路圖上所有的基礎工程、第20組柱(二)及其養護、第20組托梁組成。
第 5 題 某企業承包的一項工程有效合同價為5000萬元(其利潤目標為有效合同的5%)。動員預付款為合同價的10%,動員預付款在中期支付證書累計金額達到合同價格的3%時開始扣回,到中期支付證書的累計金額達到合同價的80%時全部扣完。保留金的百分比為月支付的1%,保留金限額為合同價的5%。工程完成合同價的60%時,由于業主違約,合同被迫終止。此時承包人另外完成變更工程150萬元,完成暫定項目50萬元,為工程合理訂購材料庫存80萬元。由于合同被迫終止,承包人設備撤回基地和遣返所有雇用人員的費用共60萬元(212程量清單中未單獨列項)。業主就已完成的各類工程均已按合同規定給予支付。(該項目實際工程量與清單工程量一致,且無調價)
【問題】
試分析,在合同終止時:
1.業主扣回多少動員預付款?
2.業主實際已支付各類工程款共計多少?
3.業主還需支付各類補償款多少?
4.業主總共應支付給承包人多少工程款?
【參考解析】:1.業主扣回動員預付款=[(累計完成工程款)一合同價×30%]×動員預付款÷合同價的50%=[(5000×60%+150+50)一5000×30%]×(5000×10%)÷(5000×50%)=340(萬元)
2.業主已實際支付的各類工程款一已完成的合同工程價款+變更工程款+完成的暫定項目款+動員預付款一扣回動員預付款一保留金=5000×60%+150+50+5000×10%一340—250=3110(萬元)其中保留金取到限額為止。
3.業主還需支付的各類補償款一利潤補償+承包人已支付的庫存材料款+施工設備撤回基地和遣返所有雇用人員費用的一部分+已扣的保留金其中,利潤補償=(5000—5000×60%)×5%=100(萬元)。
承包人已支付的庫存材料款80萬元,業主一經支付,庫存材料則屬于業主所有。承包人的施工設備撤回基地和遣返所有雇用人員費用因在工程量清單中未單獨列項,所以合同總價中應已包含此費用。因此,業主只能補償支付其合理部分。
承包人施工設備撤回基地和遣返所有雇用人員費用=(5000—5000×60%)÷5000×60=24(萬元)返還已扣保留金:5000×5%=250(萬元)
業主還需支付的各類補償款=100+80+24+250=454(萬元)
4.業主總共支付的工程款一業主已實際支付的各類工程款+業主還需要支付的各類補償一尚未扣回的動員預付款=3110+454一(500—340)=340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