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我國最早規定三同時制度的時間是:( ) a.1972年 b.1973年 c.1979年 d.1989年 2、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a.審查同意 b.審查 c.驗收合格 d.批準建設 3、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包括下列哪些內容?( ) a. 建設前期環境保護審查、審批手續完備,技術資料與環境保護檔案資料齊全 b .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設計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實,環境保護設施經負荷試車檢測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適應主體工程的需要 c .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設計文件中提出的標準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d.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要求建設單位采取措施削減其他設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設項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關部門采取“區域削減”措施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的,其相應措施得到落實 e .環境影響報告書要求建設單位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開展公眾參與,建設單位按照法律要求落實的 4、某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申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時應提交的材料是 a.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 b.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 c.建設項目環保執行報告 d.環境監理總結報告 5、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范圍包括: a.與建設項目有關的各項環境保護設施 b.環評文件中規定應采取的其他各項環境保護措施 c.有關項目設計文件規定應采取的其他各項環境保護措施 d.行業主管部門提出的預審意見 6、下列屬于建設項目環保驗收的條件的是: a.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轉 b.各項生態保護措施得到落實 c.采取“區域削減”措施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d.環境保護設施安裝質量符合標準 e. 按規定要求完成對清潔生產進行指標考核 1 答案:b 解析:1973年的《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最早規定了“三同時”制度。 2 答案:c 解析:我國的《環保法》26條的規定。 3 答案:abcd 解析:e屬于建設項目報送環評文件審批前階段的事項。 4 答案:abc 解析:只有在進行了環境監理的,才提交環境監理報告。 5 答案:abc 解析:環保驗收的范圍依法就是設施和措施兩個方面;d是在建設項目環保驗收的依據之一,不是驗收范圍。 6 答案:abcde 解析:掌握環保驗收的條件。其中e應有“按規定要求”幾個字,否則不正確。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環評師相關法律法規精選試題及解析(2)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環評師相關法律法規精選試題及解析(4)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