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中國MBA教育網 :首先恭喜您接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MBA中心主任一職,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中國MBA教育網的采訪,作為新接任的首經貿MBA的領導,請您談談首經貿MBA項目的優勢條件和挑戰? 張主任: 一,首經貿MBA中心是唯一一家地處CBD的MBA高校,交通便利,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二,首經貿這幾年學科發展勢頭強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北京市屬重點大學,有52年的辦學歷史,學校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含勞動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統計學、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區域經濟學)和企業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設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35個本科專業。MBA教育建立在學科建設的基礎上,只有仰仗學科建設的支持,良好的教學條件,眾多的博士生導師,才使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MBA迅速發展膨脹。 三,首經貿MBA從04年申辦以來,雖然起步較晚,但后發優勢凸顯,發展勢頭迅猛。已經發展到和早于首經貿申報的院校不相上下規模,至今已經培養出了三批優秀的畢業生。這樣好的基礎得益于學校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以及MBA中心的前任領導和全體員工的艱難創業和銳意進取, 四,是我們機構調整顯現的優勢,MBA教育的運作一直是依托全學校的力量,現在首經貿將MBA項目獨立運作,更好的發揮經貿院校的優勢,這不同于理工科院校(一個商學院包含所有專業),財經院校和MBA相關的院系分布于各個學院,今年機構的調整,表現了學校對MBA中心的高度重視和期望,首經貿整合學校的全部資源服務于MBA學生,更好的發展MBA教育。 面臨的挑戰也有很多: 從西方到中國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招生、培養、就業都是新的挑戰,我們怎么在新的環境下做好MBA的工作?我們還要認真的思考。我們感覺到MBA的使命是在培養職業性的專業人才,如果說把MBA作為一個純盈利的教育,我們就會忘記教育的本質。我們也仍然在探討首經貿MBA教育的使命、特色和將為社會作出的貢獻,只有把出學生就業、培養,的環節做好才會受到社會的認可。 中國MBA教育網:首經貿MBA中心和國內、外的一些商學院進行了合作。您能談一下這對于貴校的MBA教育具有怎樣的影響和意義嗎? 張主任:MBA源于西方,在金融危機的挑戰下,我們感覺到MBA的國際合作尤為重要,為推進MBA項目的國際化,我們已經與美國的萊特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每年派學生到國外注冊學習,直接授予美國學位。我們在國際合作方面還會做好準備,進行雙向的交流,目的是在培養國際化的人才,而且我們的區位也有明顯優勢。 中國MBA教育網:您認為,首經貿MBA教育與世界一流大學的主要差距在哪里?您將采取怎樣的措施,以盡快縮小這些差距? 張主任:與西方國家相比,目前教育教學環境,師資力量,還是有待于提高,雖然我們的任課教師85%有博士學位,90%曾在國外長期進修,100%具有企業實踐管理經驗,還請了張瑞敏、段永基、陳惠湘等一大批企業家做兼職教授,但是課程設置,教學安排上我們還需要更加結合實踐工作,與職業教育相結合。比如說第二課堂,畢業實習環節,我們都有可能做的更好,不要讓工作流于形式,真正的對MBA學生起到幫助。 中國MBA教育網:數年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MBA教育中心秉承 “崇德尚能,經世濟民”的校訓和“開物成務,兼善天下”的中心使命,打造和提升MBA教育的特色和品牌。那么,您準備重點抓幾件什么事,以使首都經濟貿易大學MBA教育再創輝煌? 張主任:我還是那句話,不要讓工作流于形式,MBA教育有三個環節,入口,培養,和出口,我們只有做好學生的培養和畢業實習(出口),才會被社會認可,做到良性循環。所以學生的第二課堂,畢業實習環節我們還會在加強。我現在最關注的問題是怎么把對學生的服務做到實處,我們經常的困惑是管理和服務之間的困惑,管理實際上也是以提供服務為目標,所以要加強MBA中心的建設,轉換觀念。我們的最根本的使命是讓學生對首經貿的的選擇無怨無悔。從MBA中心來說,要對學生的服務達到高水平的要求。另外一個方面是我們要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參與其中,我們MBA教育的管理工作希望更多的結合MBA聯合會、MBA校友會來進行,我對MBA聯合會的要求是他們的工作也是圍繞MBA教育的使命來做,我們的學生有很多的潛能,我們可以共同合作第二課堂,共同參與教學方案的培養。因為MBA的同學不是普通的同學,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我們希望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加完善的管理平臺。 期成績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人大、清華、北大三校成功舉行IMBA聯誼會 |
|
閱讀下一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招生簡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