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我國還開發應用了一批精密制造、清潔能源、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等產業關鍵性技術,攻克了一批對控制城市環境污染、資源勘探開發、減災防災、生態保護等有重大作用的關鍵技術,在微電子材料技術、功能陶瓷、納米材料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排頭兵。華為、海爾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開始在全球高新技術產業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

  分析: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并將其放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八個著力點之首。這是繼2005年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后,中國共產黨在黨代會報告中再次強調這一發展戰略的重要地位。

  材料十一:自主創新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關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獲得了長足發展,成就舉世公認。我國已成為世界制造大國,加工制造能力和產業配套能力名列世界前茅,鋼材、彩電、摩托車等一百多種重要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們在世界市場上并沒有相應的銷售網絡、品牌和定價發言權,生產靠訂單、銷售靠外商、技術靠引進(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我國總的對外技術依賴率超過50%。所有這些現象的背后,就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從長遠看,保障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不斷提高綜合國力、確保我國安全的能力,歸根結底還是自主創新能力。

  歷史昭告我們:中國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就是刻不容緩地、持續不斷地增強我們自己的創新能力。這是我們勝利到達彼岸的“獨木橋”。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需要不變的決心和勇氣。我們喊了這么多年“科教興國”,為什么全國研發資金剛剛超過GDP的1%,而國外普遍是2%~3%?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如果我們真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看作國家戰略、生死抉擇,研發投入和創新體系都不是難關。只要切實把我們的決心、意志和注意力凝聚起來,“兩彈一星”這樣的業績不難再現!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需要持續的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自主技術創新需要持續改善制度供給條件和重構組織體系,目的在加大動力和激勵。我們要在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技術創新體制和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上下功夫,形成有效的創新戰略與政策決策機制,包括風險資金在內的資金籌措、分配和評估機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機制,人才的激勵機制,同時推進有關自主創新的法律建設,切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深化企業改革,培育和完善技術市場和技術中介組織。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需要配套的政策和措施。迄今為止,我們在科技進步方面遇到的問題,有不少實際是政策失當和措施不力的問題。例如在政策層面上,引進的機器設備可以免稅,自行研制的機器設備卻必須上稅;企業研發資金難以在稅前列支,研發人員的激勵性薪酬不能進入成本;首次采用新設備和新工藝沒有激勵措施,風險難以分散……在企業措施層面上,吸引、留住、使用人才的有效措施受到各方牽制而難以實施,如此等等。其實這些問題只要有決心,依靠完善體制機制,是不難解決的。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需要高質量的社會環境和人才。要努力構建創新文化,引導、弘揚尊重創造、尊重人才、寬容失敗、保護權益的價值觀和思想文化。在其中,尤其要突出“人才為本”的戰略思維,要從教育培養、競爭擇業、評價使用、報酬待遇、社會地位等各個方面,給人才以肯定、尊重和激勵。

  在上述過程中,青年群體和青年才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國的未來在青年,中國現代化的前途在青年,中國自主創新的燦爛前景也在青年。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一路走來,今天的青年群體無疑受教育程度最高、眼界最開闊、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最密切,因而注定肩負著最終實現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重任。無論從社會新陳代謝的過程看,還是從人才出成果的年齡規律看,從今往后,解決中國現代化關鍵問題的真正決定性力量,還是中國的年輕一代。青年人更要有創新意識、創新決心、創新勇氣、創新能力和創新文化。

  分析:歷史昭告我們:中國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就是刻不容緩地、持續不斷地增強我們自己的創新能力。

  近代中華民族對現代化的孜孜追求,充滿對科學技術進步的神往。從“洋務運動”欲借科技與實業富國強兵的未果嘗試,到“五四運動”尊崇“賽先生”的啟蒙吶喊,科學技術進步對工業化乃至整個現代化的意義和作用,越來越被國人所認識。在真正展開波瀾壯闊現代化實踐的新時期,這方面的認識首先被深化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這次黨的十七大上,又被升華成“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首次把科技進步聚焦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上,這是一個歷史性進步,其背后凝聚了太多的酸甜苦辣,集中起來講,是中國現代化攻堅闖關的必然選擇。

  本專題綜合分析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自主創新是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中國現代化的根本選擇。人類近代歷史的發展,特別是當今世界的競爭表明,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創新的競賽,一個國家占領了知識和技術創新的制高點,就必然會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反之,一味靠技術引進,則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經濟就只能受制于人。創新事關民族的興旺、國家的強盛,創新力度的大小事關國家綜合國力提高的速度和經濟發展的快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生了一批重大的標志性的創新成果,為提高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來看,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了一個從傳統生產要素驅動向創新要素驅動的新階段,建設創新型國家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應該充分發揮企業、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體系相關機構的作用,實施六大戰略:

  第一,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主體。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自主創新的國家發展戰略應體現在企業行為上。我們必須通過發展戰略轉型來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要積極發揮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壯大自主創新的主體。

  第二,發揮政府制度保障作用,營造創新環境。政府應該在法制規范、政策制定、輿論營造中發揮服務型作用,如通過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行為進行鼓勵和保護;為自主創新提供金融支持體系;完善創新活動的硬件和軟件環境,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

  第三,強化中介組織的聯動集成,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完善包括技術市場、人才市場、信息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在內的生產要素市場體系,逐步培育和規范管理各類社會中介組織,強化中介組織的聯動集成作用,為技術創新提供集中高效服務,提高技術創新成功率。

  第四,推進教育創新,培育創新人才。教育是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敗的關鍵。一是要增強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評價體系,激勵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二是發揮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場的新型的創新創業人才。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體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推進產學研密切合作。

  第五,提升高新區發展水平,優化創新載體。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需要實現增長方式上的粗放向集約轉變、單一重項目引進向重環境和服務的轉變、以政策優惠為主向制度創新為主的轉變、創新方式上的單一模仿創新向模仿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創新方式轉變、重單一的空間規模擴張向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轉變。

  第六,培養創業創新精神。弘揚創新文化,形成以追求卓越,鼓勵冒險,寬容失敗,重視創新為代表的開放價值觀;弘揚合作文化,實現從利己獨贏向合作共贏轉變;弘揚信用文化,實現從重即期利益向重長遠效應的轉變,從守財向守信的轉變,提高信任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這就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建設和形成強大的原始科學創新能力,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機并從容應對;形成強大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形成強大的系統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開放的環境中有效吸納利用國際創新資源;科學系統認知我國自然環境和基本國情,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形成高效通暢的技術轉移機制,高效的科學知識傳播機制,使科技創新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惠及全體人民;建設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先進的創新文化、良好的創新創業社會氛圍,充滿生機活力的創新體系和國民教育體系,使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人才大批涌現,形成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精彩專題

更多>>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 无日本日本免费一区二区 | 右手影院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人精品婷婷香蕉 | 日本日本乱码视频在线看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