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09-2010年公考申論三農問題熱點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2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創新之舉
兩年多來,華明示范鎮的規劃建設者們見證了一個小城鎮的崛起。而這個過程,始終秉承著一條原則:科學發展。
以宅基地換房實施示范小城鎮建設,是一項操作性極強的系統工程。從規劃設計到組建投融資主體,從申請建設用地周轉指標到村民提出宅基地換房的申請,從分房入住到土地復耕,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涉及繁復而瑣碎的工作。
規劃建設是整個流程中的重要部分。華明示范鎮的規劃建設具有鮮明的特色:
——在城鎮布局中,努力保留農村的優點,克服農村的缺點,引入城市的優點,揚棄城市的弊病,強調民風、民習、民俗,保留農居味道。華明示范鎮選址在空港物流區對面、高速公路與津漢公路相交處,這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適應了該鎮村民從事物流業的傳統,考慮到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需求。鎮內科學劃分了居住、服務、就業的區域功能布局,合理安排了居住、商業、學校以及休閑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
——在城鎮環境上,努力體現生態特色,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結合華明鎮原有的濕地,規劃建設了街心公園和湖面。合理利用了現有資源,保留了田埂上的數千株旱柳、果樹等,成就了最純粹的自然景觀,形成了不可多得的良性循環生態圈。此外,華明示范鎮還選植了適宜本地生長的觀賞樹種和花草,形成了高于城市綠化的田園特色。
——在建筑特色上,華明示范鎮的住宅和公共建筑采用了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在體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上,住宅建筑按照“三步節能”標準進行建設,節能65%;大規模利用了太陽能,用于太陽能熱水器和小區庭院照明。華明示范鎮還建設了中水處理設施,實施了雨污分流,通過收集雨水,經處理后直接排入湖水,用于生態建設。此外,全鎮采用了清潔能源,農民做飯全部使用天然氣,從此告別了使用柴火與煤炭的歲月。建筑造型上,風格新穎、美觀協調,既有風情小鎮的特色、又有旅游觀賞的價值,同時又充分考慮了農民不習慣住高層的特點,多為五層建筑。對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和五保戶,還專門建設了帶電梯的小高層。
——在人居環境上,華明示范鎮具有現代化新城鎮的鮮明特點,是一個交通便利、規劃合理、設施完善的宜居生態小鎮。鎮內建有九年一貫制學校、幼兒園、中心醫院、老年公寓、文化廣場等公共設施,同時結合北方農民喜歡戶外活動的習慣,按照下樓不出300米的原則,建設了農民培訓學校等服務設施和各類主題公園、花壇綠地,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農民教育、衛生、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了住宅與園林景觀的融合、住宅與公共設施的融合,無不體現出人性化的氛圍,彰顯出現代田園賞心悅目、貼近自然的人居環境。
——在城鎮管理上,建立了華明示范鎮管理委員會,負責行政管理。改變原來以村為主的管理方式,以3000戶為一個社區,300戶為一個鄰里,組建以居民委員會、鄰里和居民小組為主體的新型社區管理體制。在管理方式上,市容、環衛、園林綠化等實行管干分離,通過招投標方式選定養管隊伍,進行市場化運作。在綜合執法體制上,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由一個綜合執法機構統一負責小城鎮行政執法。
體現以人為本的創新探索
華明示范鎮實施宅基地換房的每一個步驟,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依法依規讓農民自由選擇,自主決策,并以村民代表大會的形式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宅基地換房的具體實施細則,張榜公布,讓農民對征地補償分配、還遷房型選擇、拆遷補償安置等環節了如指掌。這些細致入微的工作得到了農民的廣泛支持和擁護,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因為耕地沒有減少,土地承包關系沒有改變,農民可以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此外,華明示范鎮依托鄰近的空港物流加工區和具有自身傳統特色的運輸物流服務區,通過合理規劃,預留出了發展空間,增加了農民就業機會,實現了可持續發展。預計未來全鎮域內會生成28萬個就業崗位,而按全鎮總人口的70%推算,需就業人口為2.87萬人,而未來10%的就業機會就可滿足華明示范鎮的就業需求。
搬入新家后,能否住得起?這是許多農民的擔憂。在這一點上,華明示范鎮實行了一系列降、減、免、補等政策,千方百計減輕農民的負擔,使生活水平較低的村民既能搬進樓房,也住得起樓房。此外,東麗區還從社會保障入手,多渠道解決還遷村民的就業問題,通過增加農民的“薪金”、“養老金”、“租金”、“股金”,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使農民真正安居、樂業、有保障。
華明示范鎮的示范意義
按照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今后全市要建設11個新城、30個中心鎮、70個一般鎮。華明示范鎮的做法,對于全市小城鎮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鑒意義。
華明示范鎮通過宅基地換房,達到了六個效果: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節約能源和資源、增加就業崗位和農民收入、使農民共享城市生活方式、逐步縮小了城鄉差別。同時,華明示范鎮在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小城鎮社會管理體制、新市鎮環境管理方式、社區成員股份合作制度、綜合執法體制、社會保障制度、投融資方式、政策等8個方面進行了創新,這些都為全市示范鎮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普遍存在著土地和資金的瓶頸問題。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不可能通過大量占用耕地來建設新的小城鎮。此外,小城鎮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依靠政府財力、農民自身積累顯然不可能。而宅基地換房有效解決了土地和資金的束縛,符合天津現階段發展實際,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途徑。
通過宅基地換房,可以把布局分散、數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農民宅基地集中起來,統一整理復耕還田。整理復耕后的土地,會大大超過城鎮建設占用的耕地,確保了耕地不減,實現了土地集約化利用。華明鎮的12個村莊共有宅基地12071畝,新建小城鎮占地8427畝,宅基地復耕后不僅可以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還可騰出土地3644畝。全市第一、二批17個試點原129個村莊占地3025公頃,新建示范小城鎮和新村莊規劃用地2648公頃,可節約土地377公頃,共5655畝。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