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2010年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考點串講三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考點2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
核心知識
1.“三個代表”主要內容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2000年2月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視察“三講”(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決定,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一次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情況并對黨的建設問題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提出來的。
江澤民指出,總結八十年的奮斗歷程和基本經驗,展望新世紀的艱巨任務和光明前途,我們黨要繼續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勝利前進,歸結起來,就是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
胡錦濤總書記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基本理論。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人本觀在新時期的繼承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包含以下五個方面: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促進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的;保持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實行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
》》例題精講
【例】 2006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 )。
A.又快又好發展 B.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C.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D.又好又快發展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D。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須在結構優化中促進總量平衡,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必須堅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名師點評】本題考查科學發展觀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等相關知識點考生必須精確掌握。
考點3 國家性質和國家職能
核心知識
1.國家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2.國家職能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家對內職能主要有:第一,依法打擊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第二,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第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第四,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第五,搞好社會公共服務。
國家的對外職能主要有:第一,防御外部敵人的侵犯和顛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第二,發展國際交流和合作,創造有利于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
》》例題精講
【例】社會政治結構的核心問題是( )。
A.政治法律制度 B.國家政權類型 C.國家 D.軍隊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C。國家本質上是階級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工具,國家最主要的內容是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政治法律制度、國家政權都是國家的表現形式,而軍隊則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柱。所以社會政治結構的核心問題是國家問題。
【名師點評】本題考查國家的本質。
》》易錯點撥
【例1】下列不屬于唯物辯證法和唯心辯證法的區別是( )。
A.前者認為物質是運動、發展、變化的主體;后者認為精神是運動、發展、變化的主體
B.前者認為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后者認為主觀辯證法決定客觀辯證法
C.前者是辯證法的科學形態,后者不是辯證法的科學形態
D.前者是自覺的辯證法,后者是自發的辯證法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D。該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唯物辯證法和唯心辯證法主要區別的把握。D項不屬于二者的區別。
【易錯點撥】有的考生會對“自發”和“自覺”不理解。事實上,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還是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二者都是自覺辯證法,只有古代辯證法才是自發的辯證法。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