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09公考行測更難 申論問題畢業生有點蒙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編者按
昨日,我省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人員)的公共科目筆試開考,11.8萬人在3960個考場展開角逐。
雖然錄取比例僅約為21:1,但招錄人數仍是我省歷年來最多的一次。我國實行公務員公開、公平、公正的考錄制度,給各種符合條件的報考人員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機會。不過,面對公務員考試的異常火爆,反觀自主創業的相對冷清,本報還要忠告一句:公務員考試并非擇業的惟一出路……
專家分析《申論》的考題是想讓考生從政府的視角剖析土地流轉中參與者的權利和義務
今年公務員考試考點啥?題難不難?
考生說:題量少了,難度大了。而且有人感覺時間不夠用,120道題還差40道沒答完。
專家說,今年考題出得好既能考察考生的政策敏感度,政府還能從考生答案中搜集“高招”。
昨日,我省各級機關考試錄用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公共科目筆試結束。
10月上旬,考生可查詢筆試成績及合格分數線。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題少了10道 但更難了
昨天上午進行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量減少了,僅有120道題,但考生們普遍反映題難了。
在沈陽市三十八中學考點考試的考生陸平,是第二次參加公務員考試。他說,去年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為130題,由于題量很大,他和一些考生都沒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考題。但為了不空卷,也是存在僥幸心理,在交卷前也把答題卡圖滿了。今年試題題量減少為120道題,但“考題質量高了,考題更難了”。
雖然題少,但記者詢問了幾位考生,他們都說時間不夠,題根本沒答完,少的差10多道題未答,多的有近40道題未答。
對于考題的題目,有考生反映挺喜歡,不枯燥,關鍵是好答。比如:“《清明上河圖》描述的是哪個朝代”等題目。
計算題和閱讀理解是考生們不太喜歡的題目。“對于這兩個方面的題,我不擅長,干脆就放棄了,留出精力去做別的題。”孟姓考生說。
考生小翟說:“有些計算題,選項間都沒有關聯,必須逐個計算。”她特別舉例說,比如,考題列出一些國家幾年來的發展數據,問哪個國家增速快。備選答案為:美國>日本,日本>巴西,英國>德國,等等。每個國家間都得進行比較,計算起來非常浪費時間。
《申論》:
考土地流轉 畢業生有點蒙
去年《申論》提供的材料有6頁紙,考生反映閱讀量大。今年《申論》提供的閱讀材料有7頁,每頁約有A4紙大小。一名考生告訴記者:“字不大,每頁紙上字都不少。”
今年《申論》考試題是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的。其中以重慶某鎮采取的做法為例,當地幾個農民看一個農民種柑橘產量高,就把自己的土地租給那個人一起經營,但是柑橘的生長需要5年,這5年的管理費用需要貸款,而銀行貸款必須得有公司法人,所以村里就按《公司法》選了幾個人做股東,成立了一個公司。
給考生出的題目是“成立的這個公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該怎么解決?”
對于這個題目,考生有點意想不到。考生孟先生說:“以為今年會出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方面的,看來是預習偏了。”
一些有工作經歷,尤其是農村工作經歷的考生,在答題中占有優勢。而對于一些剛出校門的考生們,可能會覺得有點蒙。
專家評價
考查政策敏感度
“這次《申論》題目出得好,它既考察了考生對國家政策的敏感度,又可以征集一下考生們的高招。”沈陽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主任劉工力說。
劉主任介紹,國家實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讓土地的所有權不變,但可以把它分給種地大戶來種,使土地資源產生更大的效益。
“那么怎么流轉,如何讓流轉方式更快更活?這些問題需要各地來研究探討。”劉工力認為,這個考題,既是考查考生對農村改革的敏感度夠不夠,是否關注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又是看即將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人員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有什么高招。
中國刑警學院教授焦熙春曾做客本報,對考生進行公務員考試的培訓。當時她在準備《申論》考試的講解中,農業知識部分就提到了關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問題。
焦教授說,中央一號文件有六次提到農業,該考題也是想讓考生從政府的視角剖析土地流轉中參與者的權利和義務。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