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成人高考網
 考試資訊  報考指南  專科起點  高中起點  錄取分數  招生簡章  成考教材   人大成考   網校課程
   專升本大學語文|英語|高數一|高數二|政治 高升本語文|英語|數學(理)|數學(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  高校信息  復習指導  經驗分享  成考論壇
地區信息

成考高中起點世界近代史資料

作者:不明   發布時間:2009-08-08 08:11:58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一、資本主義的興起

  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 出現地點:中國-明朝中后期15世紀 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江南地區(蘇、杭) 絲織業;西方(意大利)14-15世紀意地中海沿岸城市(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米蘭)毛紡織業。包買商人-從包買原料到包銷商品,直接控制了獨立經營的手工業者。失去獨立經營的手工業者成了包買商的雇傭工人。那些開設手工工廠的場主,同城市的富商、銀行家等一起,開始形成新的階級——資產階級。

  新航路的開辟 內因: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造船技術提高;羅盤針在海船上普遍使用;人們開始相信地圓學說。外因:馬可 菠蘿的游記描述了中國和東方的富庶、繁榮;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交通要道,使東西方貿易受阻。

  過程:1487-1488,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西南端好望角;1497,葡萄牙人達伽馬在第二年開辟通向印度的新航線;1492,意大利水手哥倫布代表西班牙發現美洲大陸;1519,葡萄牙海員麥哲倫率領船隊環球航行。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葡萄牙的殖民擴張:非洲東海岸一些城市;騙得中國澳門的居住權;美洲的巴西。 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除巴西以外的整個南美洲;菲律賓。

  宗教改革 德意志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馬丁 路德反對教會出售免罪符,德意志宗教改革是一場宗教外衣掩飾下的反封建斗爭。瑞士出現卡爾文教派等,這些教派統稱新教。

  文藝復興 背景: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展開的反對教會精神統治和封建神學的斗爭。實質:外在表現為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實質為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意義:思想文化領域的一次偉大的變革,對歷史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人物:但丁,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 《神曲》由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組成;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莎士比亞,英國大戲劇家兼詩人 喜劇《第十二夜》 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歷史劇《亨利五世》;哥白尼 提出的太陽中心說推翻了基督教會支持的地球中心說;布魯諾 大自然無限說;加利略 制造天文望遠鏡。

  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背景:統治英國的斯圖亞特王朝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通過殖民掠奪、圈地運動等手段。

  革命戰爭的進程 1638年,蘇格蘭人民首先起義,反對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線。查理一世宣布“討伐議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 鎮壓“掘地派”運動;出兵“遠征”愛爾蘭。1660年,查理二世迎立當上英國國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了。

  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同封建貴族一起,于1688年發動政變“光榮革命”

  《權利法案》1689年 意義: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歐洲和美洲聲勢浩大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三、第一次工業革命

  時間:18世紀60年代

  大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小前提:勞動力條件——販賣黑奴,圈地運動;資金條件:殖民掠奪;市場條件:建立殖民地;技術條件:工廠手工業時期積累。

  人物和作品:1733凱伊-飛梭(不是機器);1765 哈格里夫斯-珍妮紡紗機;阿克萊特-水力紡紗機;克隆普頓-騾機;卡特萊特-水力織布機;瓦特-改良蒸汽機,人類從此進入“蒸汽時代”;美國人富爾敦-第一艘汽船;英國人史蒂芬孫-火車機車

  影響: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社會關系上的變革-產生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他們的對立和斗爭日益明顯和尖銳;促使世界聯成一體,造成東方從屬于西方。

  四、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

  英法的殖民擴張以及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建立了東印度公司,亞洲侵略印度,北美- 吉尼亞;法國:亞洲和美洲。

  英國在北美和印度都戰勝了法國,到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馬克思1853年《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說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使命,一個是破壞性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在亞洲成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五、美國獨立戰爭

  背景:英國對北美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發展;北美13個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有了飛速發展;美利堅民族形成,要求獨立、自由。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標志著北美人民的反英斗爭進入了新階段(武力對抗)。

  1775年4月18日晚,來克星頓 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

  1776年初 第二屆“大陸會議”編成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宣布北美殖民地獨立

  1776年7月4日 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發布 定為美國國慶日

  1777年10月 薩拉托加大捷,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1781 約克鎮 英軍投降 美國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歷史意義:打碎了殖民枷鎖,贏得了國家獨立;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美國獨立戰爭既是民族獨立運動,又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聯邦政府的成立

  1787年美國憲法 三權分立 當時世界最先進、最完善的憲法

  立法權:國會 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不給印第安人公民權,黑人奴隸只按3/5的人口計算-種族歧視。

  行政權:總統。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屆總統

  司法權:最高法院。

  六、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一帝國

  背景:波旁王朝專制統治阻礙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法國資本主義經濟在當時有了一定發展。

  三個等級 教士;貴族;資產階級、農民、工廠工人、手工業者、城市貧民。

  第一次起義 攻克巴士底獄1789年7月14日 揭開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人權宣言》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特權的要求,具有歷史進步意義。

  第二次起義 1792年8月9日 攻占王宮 推翻了君主政體

  1792年9月20日 瓦爾密大捷 打退普魯士軍隊的進攻 第2天 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吉倫特派當政-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國王路易十六于1793年1月被當眾處死

  第三次起義 推翻了吉倫特派

  雅各賓派專政 資產階級民主派 專政時期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達到高潮

  機構:公安委員會 人物:丹東 羅伯斯庇爾 圣鞠斯特。羅伯斯庇爾掌握了領導權。

  措施:徹底摧毀封建制度;鎮壓反革命:克服經濟上的困難,嚴懲囤積居奇的商人;擊退外國侵略。

  熱月黨的統治

  雅各賓派內部分裂,1794年7月27日(共和歷熱月9日)熱月政變,雅各賓派專政被推翻熱月黨人開始統治法國。

  霧月政變 拿破侖與1799年11月9日和10日發動政變,推翻督政府,奪取政權。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興亡

  1804年拿破侖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改為法蘭西第一帝國,自己成為帝國皇帝

  內政措施:強化軍事獨裁統治,取消了革命以來實行的地方自治制度;頒布《民法典》(又稱拿破侖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的立法規范;保證農民在革命時期購得的小塊土地;獎勵發展工業。統治時期,法國的資本主義有很大的發展。

  對外戰爭:進步-多次打垮“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國復辟;消極-吞并許多領土,組成附庸國。1812年 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1814年 歐洲聯軍進入巴黎,拿破侖被流亡到意大利西海上的厄爾巴島; 1815年3月初,滑鐵盧戰場,法軍再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亡了,波旁王朝在法國復辟。

  維也納體系

  戰勝拿破侖帝國的歐洲各國代表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會議由俄、英、普、奧四大國操縱。會議決定:恢復歐洲舊的統治秩序,按照大國的意志重新劃分歐洲版圖。分割海外殖民地。維也納會議確定的歐洲統治秩序和國家體系稱為維也納體系,是一種歷史的反動。

  七、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殖民統治者壟斷貿易,殖民掠奪

  海地革命 海地先被西班牙侵占,后被法國奪取,黑人奴隸起義領袖杜桑 盧維杜爾建立革命軍隊。海地的獨立,拉開了拉美獨立的序幕

  墨西哥 領導人伊達爾哥 “多洛雷斯呼聲”開始

  委內瑞拉 玻利瓦爾

  厄瓜多爾 蘇克雷

  阿根廷 圣馬丁 解放了智利、秘魯; 與玻利瓦爾在瓜亞基爾會晤

  阿亞庫巧戰役 決定性的擊潰了西班牙的殖民軍

  門羅宣言 1823年 美國總統門羅: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物,也不容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物,反映了美國要統治整個美洲的野心。

  八、科學社學主義的誕生

  歷史條件1、19世紀早期,歐洲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空想社會主義者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不懂得階級斗爭,認識不到資本主義的掘墓人和新社會的締造者,因此不能從理論上科學的闡明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法)圣西門、傅立葉;(英)歐文

  2、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日益暴露 1825年,英國爆發了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這是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每隔十年爆發一次,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造成的

  3、無產階級斗爭進入新階段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31年和1834年 “不能勞動而生,就要戰斗而死”提出推翻富人政權,爭取民主共和國的政治口號。

  英國憲章運動 《人民憲章》要求取得普選權,使工人有機會參加國家的管理

  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三次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宣言》的發表

  19世紀30年代 正義者同盟成立

  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在倫敦舉行代表大會,恩格斯先往參加,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848年2月 《***宣言》發表,內容:階級斗爭學說;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不可避免的;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無產階級政黨學說。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九、沙皇俄國的改革和侵略擴張

  近代沙俄是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不斷兼并鄰近國家而逐步形成的

  彼得一世改革

  17世紀的俄國是一個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國家(我國康熙時期)

  內容:軍事上:開辦各類軍事學校;建立和擴大海軍;改進軍事裝備。政治上:采取措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生活上:生活習慣西歐化。加強了農奴制 后果: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強了沙俄國力,為進一步侵略擴張創造了物質條件。

  1861年的改革

  背景:一個農奴制的落后的封建國家,農奴制度已經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了緩和階級矛盾。

  內容: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的人,必須贖買份地。實際上是對農民的一次掠奪。

  性質:農奴主實行的資產階級改革,資本主義的發展獲得了必要的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但仍然保持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沙俄的侵略擴張

  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侵占中亞廣大地區;瑞典;羅馬尼亞

  十、美國內戰

  背景:美國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矛盾;集中表現在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

  廢奴運動:“地下鐵路”; “乘務員”塔布曼;約翰 布朗

  內戰的爆發 導火線:1860年北方資產階級民主派的代表人物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

  1861年初,南方發動叛亂 里士滿建立叛亂政府

  《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的公布,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爭的形勢。

  內戰的結束和他的歷史意義

  1865年結束 林肯在華盛頓福特戲院被刺

  歷史意義: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取消了黑人奴隸制度,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掃除了障礙,使美國經濟在19世紀后半期迅速趕上和超過英、法等先進資本主義國家。

  十一、亞洲革命風暴

  背景:英、法、俄、美等殖民國家對亞洲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亞洲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破壞了亞洲各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使許多亞洲國家逐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19世紀中期 亞洲各個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都具有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的性質。

  頂點: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印度民族起義。

  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義

  參與者:農民、手工業者、土兵、封建王公中的一部分。

  導火線:英國殖民者發給土兵涂有豬油牛脂的子彈,土兵的宗教信仰遭到破壞。密拉特城85名土兵公開拒絕使用這種子彈,被英國殖民者判刑入獄。

  擁立了巴哈杜爾-沙為印度皇帝,成立了起義的領導機構行政會議;詹西女王拉克西米-芭伊

  歷史意義:表現了印度人民團結對敵、反抗殖民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堅強決心和英勇斗爭精神,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體系,支援了中國和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

  十二、日本明治維新

  背景:幕府統治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日本資本主義經濟有了較快發展;日本受外國侵略遭到民族危機。 “三都”江戶、大阪、京都。

  武裝倒幕 中、下級武士、商人、資本家和新興地主為主體。伏見、鳥羽戰役,幕府軍隊戰敗。德川幕府被推翻。

  明治維新 19世紀60年代起(1868年)

  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全國分為3府72縣,完全剝奪了大名和武士對地方的統治權。

  經濟上:1、發展工商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實行義務教育;2、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

  軍事上:征兵制,建立一支忠于天蝗的蝗軍。

  歷史意義: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逐步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成為亞洲的強國。但改革橫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

  十三、德意志、意大利的統一

  德意志的統一 普魯士具備統一條件

  經過: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鐵血政策” 經過普丹、普奧、普法戰爭,1871年1月,威廉一世即德意志帝國皇位。德意志統一完成。

  意大利的統一

  經過:加富爾受命出任撒丁王國首相,加強軍隊,發展經濟,實行改革。加里波第組成“紅衫軍” 19世紀70年代初,意大利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十四、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

  第一國際的成立

  背景:1、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共產主義同盟解散;2、從組織上為創建新的國際工人組織作準備;3、1857年發生了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各國工人加強無產階級國際團結的要求十分強烈;4、1863年波蘭人民舉行了反對沙俄統治的民族起義,得到了歐洲工人的聲援。說明建立一個國際性的無產階級組織的時機成熟了。

  1864年 倫敦 馬克思收托起草成立宣言和臨時章程,組織定名為“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馬克思直接領導了第一國際的活動,國際工人協會是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普法戰爭

  9月4日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宣告成立(1870-1940)特羅胥成為政府首腦

  1871年 梯也爾政府對普魯士賠款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

  1871年3月18日革命和公社成立

  反動政府軍偷襲蒙馬特爾高地和梭蒙高地。1871年3月18日 巴黎無產階級的革命取得了勝利

  公社的革命措施 性質:無產階級專政

  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設立了相當于政府各部的10個委員會;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維護勞動人民的利益;高舉國際主義的旗幟。

  “五月流血周”

  梯也爾反動政府與普魯士勾結,換取了10萬法軍戰俘和普魯士軍隊的暗中支持。

  1871年5月21日開始 貝爾-拉雪茲公墓的一堵墻(公社社員墻)

  歷史意義;一個劃時代的偉大革命,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十五、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重點)

  (1)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

  1、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70年代根據這一原理創制了發電機;愛迪生-電燈泡;石油、電力成為了極為重要的能源。

  2、內燃機的發明及其在交通運輸方面的應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煤油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問世;90年代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創制成功。1885年本茨-汽車。1903年萊特兄弟-飛機

  3、通訊事業的發展:摩爾斯-有線電報;貝爾-有線電話;意大利人馬克尼-無線電報。

  4、化學工業:諾貝爾-炸藥。

  壟斷組織的形成

  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從19世紀晚期起,出現了辛迪加、卡特爾、托拉斯等壟斷組織。 隨著壟斷組織的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英、德、法、日、俄等都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他們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組成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時的經濟、政治特征

  美國-托拉斯帝國主義 1894年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1、內戰使資產階級獨占全國政權,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2、美國幅員廣大,具有豐富的天然資源;3、西部新領土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原料和國內市場;4、歐亞兩洲的移民既提供了勞動力,又帶來了技術;5、科學技術方面的新突破。

  英國-殖民帝國主義 英國企業設備陳舊,資本家不愿更新生產設備、采用先進技術;英國擁有廣大的殖民地

  法國-高利貸帝國主義 19世紀末下降到世界第四位 法國銀行資本的集中十分突出

  德國-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19世紀末,工業生產超過英國,僅次于美國 原因:1、德國統一;法國50億法郎的賠款;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采用最新技術和設備比較方便。

  德國的容克地主掌握實權,德國帝國主義帶有強烈的軍事色彩

  俄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就是沙皇俄國和日本圍繞爭奪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而展開的

  日本-帶封建性、軍事性的帝國主義 三菱、三井公司。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殖民地占有不平衡。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巴爾干半島是爭奪霸權最敏感的地區(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1882年,德國(核心)、奧匈帝國、意大利-三國同盟。1907年 英、法、沙俄-三國協約。

  十六、亞洲、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

  亞洲的覺醒

  1、朝鮮義兵運動 日本1910年迫使朝鮮政府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朝鮮。

  2、印度民族運動 國大黨 孟買十多萬人舉行政治總罷工,要求釋放提拉克,標志著印度無產階級已經登上了政治舞臺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爭

  法國占非洲面積最大;英國占非洲人口最多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領導者穆罕默德 艾哈邁德宣布自己是馬赫迪。“圣戰”首都喀土穆,曾經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的劊子手戈登被打死。特點:斗爭規模大、堅持時間長

  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 國王孟尼利克結束了割據狀態,建立了統一國家;組成了11萬人的大軍,奮起抗意。阿杜瓦戰役,意軍幾乎全軍覆沒。

  十七、第一次世界大戰

  大戰的爆發和大戰的性質

  1914年 奧匈帝國的皇儲于6月28日在塞爾維亞的薩拉熱窩街頭被刺,成為一戰的導火線。此后一周內德、俄、英、法相繼投入戰爭,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作戰。

  性質: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重要戰役:西線(最重要)馬恩河戰役 德軍同英法聯軍 戰爭轉入陣地戰,德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產。凡爾登 戰爭轉向對德不利。索姆河,英軍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大戰結束

  美國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大發戰爭財,1917年4月,大戰接近尾聲,美國以反對德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為借口,向德國宣戰

  沙俄爆發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

  德國1918年11月3日基爾港水兵起義,德皇退位。11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影響:給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俄國工人階級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課程名稱 精講班 沖刺班 基礎+沖刺 報名
價格   課時 價格 課時 價格


語文(專升本)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政 治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英語(專升本)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高等數學(一) 200元 試聽 5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高等數學(二) 200元 試聽 5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語文(高起點)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英語(高起點) 200元 試聽 29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數學(理) 200元 試聽 38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數學(文) 200元 試聽 38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歷 史 12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物 理 12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化 理 12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地 理 20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熱門資料下載:
成考版塊列表:
成考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MORE>>
成人高考科目輔導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 | 欧美自拍清纯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_日本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 日本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