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函數 1. 概念:生產函數是說明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各種生產要素一定量的組合與所帶來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Q=F(L、K、N、E) Q——生產的最大產量 L——勞動 K——資本 N——土地 E——企業家管理才能 在只考慮勞動和資本這兩種生產要素時,生產函數可表示為:Q=F(L、K) 2. 經濟學含義: 在既定生產技術水平下,生產要素組合在一定時期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Q。 3.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一般形式: Q=ALaKβ A——生產的技術水平 a——勞動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出增量的貢獻,即勞動的產出彈性 β——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出增量的貢獻,即資本的產出彈性 a、β是大于0小于1的數值 二、短期產量的變動規律——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1. 短期和長期的劃分 劃分依據:一定時期內生產要素是否可隨產量變化而全部調整 短期:一定時期內只有一部分生產要素可隨產量變化而調整,分為固定要素投入、可變要素投入 長期:一定時期內全部生產要素都可隨產量變化而調整 2.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總產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的可變要素投入量所帶來的最大產品產量。例如,多少蒲式耳小麥或多少雙膠底運動鞋。 平均產量——在一定時期內平均一單位的可變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產品產量,它是總產量與可變要素投入量之比 邊際產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增加一個單位可變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產量 關系:(假定L可變,K固定) TPL=F(L,K) APL= TPL/L MPL=△TPL/△L 或 MPL=dTPL/dL 3.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其他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變,當連續不斷地增加一種可變要素投入量時,最初該要素的邊際產量遞增,當該要素增加到一定限度后再增加該要素的投入量,邊際產量遞減。這就是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例如:一天中學習的第一個小時的收效最大,掌握了新的定律及其推導,增長了新的見識和體會。而第二個小時可能會有些走神,學的東西少一點,第三個小時中,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則幾乎是以報復的形式出現。 三、長期產量的變動規律——規模報酬規律 規模報酬規律研究的是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技術水平不變,生產一種產品的所有生產要素按同比例變動時產量的變動比例,即生產規模變動時的產量變動。 Q=ALaKβ 當生產規模擴大λ時,表明勞動和資本同時擴大λ倍,即生產函數表示為: Q=A(λL)a(λK) β=λa+βALaKβ Ø 規模報酬遞增——各要素比例的投入量按比例增加,引起產量增加,而產量的增加比例大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比例。a+β>1,例如,正在設計一個小規模化工廠的工程師發現,勞動、資本和原料投入增加10%,會引起總產出的增長超過10% 規模報酬遞增的原因:1)生產專業化程度提高;2)管理更合理;3)先進的工藝和技術設備的使用。 Ø 規模報酬不變——各要素比例的投入量按比例增加,引起產量增加,而產量的增加比例等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比例。a+β=1,比如手工織布。 規模報酬不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規模報酬遞增的因素吸收完畢,某種生產組合的調整受到了技術上的限制。 Ø 規模報酬遞減——各要素比例的投入量按比例增加,引起產量增加,而產量的增加比例小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比例。a+β<1, 規模報酬遞減的原因主要是規模過大造成管理效率的下降。1)管理上,內部關系協調不力,管理決策與貫徹執行機制產生傳遞上的脫節與變形。2)從現有技術水平看,規模擴大使現有技術結構難以承受,而擴大固定成本投入又必然使總成本大增,從而造成規模報酬遞減。 |
熱門資料下載: |
國際商務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囯際商務師考試輔導:成本函數 |
|
閱讀下一篇:2009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無差異曲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