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 1. 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99年文3) A. 人們對每一件事物都要細心觀察 B. 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的指導 C. 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 D. 人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2. 在判定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的問題上主張“少數服從多數”的觀點,是一種 A. 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B. 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C. 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D. 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3. 認識的客體是指 A.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 B. 客觀世界中的一切事物 C. 已進入認識領域但尚未進入實踐領域的事物 D. 進入實踐領域并和主體發生關系的客觀事物 二、不定項選擇 1. 對于同一棵大樹,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畫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調,植物學家看到是它的形態特征,這是由于(00年理17) A. 人的感覺受理性指導 B. 人的認識具有能動性 C. 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基礎 D. 已有的認識影響感覺活動 E. 意識建構認識對象 2.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區別在于是否承認(00年理18)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 C. 認識起源于經驗 D. 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E. 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 3. 真理的客觀性所包含的意思有 A. 真理所反映的對象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 B. 真理同客觀事物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C. 真理同謬誤存在著一道無法相互轉化的鴻溝 D. 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 4. 邏輯證明在認識真理過程中的作用是 A. 為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B. 使實踐經驗由特殊升華成普遍 C. 對實踐標準做出補充 D. 同實踐標準并列成為檢驗真理的第二條標準 5. 下列判斷屬于實用主義的有 A. 凡真理必有用 B. 凡有用的必是真理 C. 可以用來滿足人們需要的工具就是真理 D. 不同的人因其利益不同而有不同的真理 6. 真理向謬誤轉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A. 真理超出了其適用的一定條件和范圍 B. 該認識只為少數人所堅持 C. 背離了主觀與客觀、認識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D. 在實踐中一時未能達到預期的結果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復習方案與考查方法 |
|
閱讀下一篇:名師解讀——2010年考研政治真理及其客觀性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