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趙定濤院長:各位同仁、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榮幸到這個暢所欲大家共同交流,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MBA方面的探索,包括所思所想所作,包括已經作的,正在作的,打算作的。我的題目是MBA教育創新與實踐。并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是好的,我們作了一些探索。為了照顧發言的完整性,作了稿件,絕大部分內容大家都是作的差不多的,MBA是從西方引進的,大概模式都差不多,稍微講一下我們的特點。 中國科技大學MBA教育走過了十年,前面是作規模,后面是作質量,這幾年作了一些努力,在交織為的評估中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影響力爭在從安徽區域性的向外擴散。我們有一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我們辦學的體制,MBA在管理學院,但管理員為除了MBA還有MPA,MPA我們是首批24所院校之一。兩種教育在一個地方來辦法可能有不好的地方,不好區別他們特定的需求,他的好處就是共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政府管理能夠有效的結合,從全球的趨勢上講,研究套路和問題方面確實存在趨勢,我們MPA正在招生,也防災管理學院,還有EMPA正在申請,估計今年就會招生,全是放在管理學院,我們的學院師資力量并不是特別的雄厚,教師大概90位,比不上很多的大學,資源的整合教育,我們想了很多時間,作了一個平臺,其他作為項目安插在其上,4個中心各自相對獨立的運行,相對的穩定的教師的隊伍和他的管理規范,各自有自己的教學體系,但是平臺、硬件設備、外部協調整體平臺是統一的,在全國我相信這樣模式是比較少的。關于MBA的教育我們也在探索,他的目標是職業經理人,并非學者,我們深幽體會,因為科大成為科學家的搖籃,理科非常強,但MBA恰恰是培養經理人,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挑戰,有一定的矛盾,我們如何解決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如何在學術的訓練和實際解決問題這方面找到一個很好的結合點,第二個我們遇到的問題,MBA學習是學個人的投資行為,我們的博士、碩士很多雖然也交學費,但大部分是國家投入,相對來說,個人投入比較多一些,帶有一個特定的問題,如果我個人投資,我是顧客,顧客要享受顧客應得的待遇,但是和酒店之類有有所不同,我們琢磨了很久。我們認為MBA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各個學校培養的模式是繳租未統一規定的,起源是國外引進的,怎么有自己的特色,是我們關注的問題。特色和學校一定要結合,我們在理科比較強,MBA教育是解決社會人才的,還是要強化基礎,文理交融。具體的辦學模式是三管齊下,全面提升,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熏陶涵養。 MBA教育質量的高低從根本上來說,是教師隊伍水平的高低和積極性,專職教師為主,專兼結合的隊伍。不同的老師選擇不同的教學方面,管理中心起組織管理協調的功能,開展MBA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通過教材的編寫,案例的開發以及教學等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 兼職教師主要是大型企業的總裁以及政府的官員,政府官員在MPA多一點,但同時有很多的講座也參與到MBA,有些企業也給MPA作一些報告,促進雙方的結合。我們的體色項目“零、一、十、百、千、萬、無”工程。 “零”就是通過網絡大家零距離接觸,大家隨著能夠參與了解我們的各種活動。采取多種方式的教育和熏陶的“學分,“十”門精品課程,舉行“百”場報告會,計劃開發一“千”個教學案例,“萬”就是開展萬里行活動,“無”就是無限。利用學校的教授作科技前沿的報告以及前沿發展的趨勢以及國外的著名的專家來作報告。包括國家實驗室大型的參觀活動等等,正在服刑的犯人現身說法,給大家敲警鐘,請校友回來舉辦講座,我們學院在這些方面作了一些事情。 最后我們也存在一些困惑,面臨一些問題,主要就是教師在教學與科研的矛盾,壓力比較大,這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個是案例建設投入資金和人力壓力也非常大,另外學員本身低齡化、從事管理經驗不足等。需要大家一起來探討解決。 謝謝大家! 趙院長:我很難全面的講,人類面臨的問題有三大問題,第一個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第二個是人與人的關系,第三個是人自身的問題。三大問題圍繞三大關系展開,自然與環境是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是最重要的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基礎性的,整個人類社會所有人的活動都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上的,我認為,環境和自然這一點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也是從人和自然的問題派生出來的,很多人之間的矛盾都是因自然而產生的,如水、煤、石油、土地的制約導致戰爭,這是一個基礎性的,這是我的一點認知,MBA在教育過程中,我們科大在這一方面比較重視這方面,我們第一學分入學教育,就有這個專題,怎么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人的關系,人的身心、精神和物質的需求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通過相關的課程和講座來宣傳和相互交流、討論、探索。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中國礦業大學舉辦第十屆中國MBA發展論壇開幕式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