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村官考試標準預測試卷及答案解析
來源:發布時間:2009-04-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選項中選擇最恰當的一項,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相應題號下涂黑所選答案項的信息點,在試卷上作答一律無效。本大題共有3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決定政府機構的設置及其規模的是 (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政府職能 C.中國共產黨 D.全國政協
2、某中學生在上網查詢資料時,發現有人正在利用國際互聯網泄露國家重要的經濟情報。他及時將此事報告了有關部門。這名中學生履行了( )。
A.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B.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
C.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D.維護國家榮譽的義務
3、下面( )是政府辦事機構。
A.中央辦公廳 B.縣工商局
C.鄉工商所 D.縣駐京辦事處
4、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眾是人口的大多數 B.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
C.人民群眾具有先進思想 D.人民群眾通曉歷史發展規律
5、對妨礙行政訴訟的拘留決定不服可以( )。
A.起訴 B.上訴 C.申請復議 D.申訴
6、作為我國首位“月球使者”,( )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發射。
A.“神舟一號”衛星 B.“嫦娥一號”衛星
C.“嫦娥一號”探月飛船 D.“嫦娥”號月球車
7、從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新概括來看,( )是實現社會主義的關鍵。
A.必須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B.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堅持改革開放
C.必須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D.堅持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
8、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應該成為( )。
A.由國家直接經營管理的經濟單位 B.由國家統負盈虧的經濟單位
C.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實體 D.擁有全部資產所有權的經濟實體
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國( )。
A.社會主義法的基礎 B.社會主義立法的基本原則
C.社會主義法實施的基本原則 D.憲法的總的指導思想
10、公民要正確行使權利,必須做到( )。
A.自主行使權利 B.自由行使權利
C.依法行使權利 D.主動行使權利
11、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體制是( )。
A.合議制 B.集體負責制 C.雙重從屬制 D.主席負責制
12、義務教育的本質特征是( )。
A.國家免費性 B.國家強制性 C.社會普遍性 D.公民自覺性
13、實現偉大歷史轉折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其思想的先導是()。
A.粉碎“四人幫” B.鄧小平出來主持工作
C.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 D.以上答案都不對
14、上行文是指( )。
A.向具有隸屬關系的上級領導、領導機關報送的文件
B.向所屬被領導機關或組織發出的文件
C.向一切比本機關級別層次高的機關發出的文件
D.向一切比本機關級別層次低的機關發出的文件
15、公務員晉升正科、正處級職務,需分別任副科、副處( )。
A.一年以上 B.二年以上 C.三年以上 D.四年以上
16、新時期我國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
A.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B.實現國家統一
C.加強民族團結 D.增強民族凝聚力
17、不屬于行政職權的是( )。
A、行政處罰權 B、行政復議權 C、行政指導權 D、行政審判權
18、哲學為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因為( )。
A.哲學是對各門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C.哲學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D.哲學是科學的理論體系
19、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C.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D.以規定權利和義務為內容
20、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或基本要求是( )
A、協調發展 B、統籌兼顧 C、“五個統籌” D、“三個代表”
21、真理和謬誤的區別在于( )。
A.是否反映了客觀實際
B.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意志和愿望
C.是否符合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D.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
22、( )屬于行政處罰簡易程序。
A.立案 B.調查取證
C.制作當場處罰決定書 D.制作申辯筆錄
23、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意味著( )。
A.人類哲學思想發達到了頂峰
B.科學哲學體系的最終完成
C.絕對真理的體現
D.人類優秀哲學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階段上發展的起點
2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工業革命的興起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發生
C.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
25、在法學上,一般認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依據是( )。
A.法律調整的效率 B.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C.法律規范的數量 D.法律調整后果
26、國家的實質是( )。
A.階級調和的機關 B.為全民服務的機關
C.正義、公正的社會組織 D.統治階級進行階級壓迫的暴力工具
27、國家公務員錄用的首要原則是( )原則。
A.平等 B.公開 C.競爭 D.擇優
28、行政立法的主體是( )。
A.國家機關 B.國家權力機關
C.國家行政機關 D.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29、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勞動是公民的( )。
A.權利 B.義務 C.權利和義務 D.職責
30、下列行為中,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的有( )。
A.國家有關執法部門查處并沒收毒害青少年的淫穢光盤
B.某營業性歌舞廳向未成年人優惠開放
C.某父母因購買“六合彩”負債累累,強迫其就讀初二的孩子輟學,外出打工
D.某同學違反課堂紀律,其任課老師把他趕出教室
二、多項選擇題(以下各題的備選答案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它們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號后的相應字母涂黑。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20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傳統經驗決策的特點是( )。
A.較為客觀、科學 B.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 C.過程簡單 D.隨意性大
2、真理的相對性是指( )。
A.真理的有限性 B.真理的條件性
C.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近似的正確反映 D.真理中有錯誤
3、犯罪未遂具有( )特征。
A.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B.犯罪沒有得逞,即沒有具備構成某個具體犯罪的全部要件
C.犯罪沒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答案都不對
4、理論和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是指( )。
A.理論要反映事物豐富多彩的個性,同具體事物的特點相符合
B.理論要反映實踐的各種具體形式,表現其具體的、歷史的特點
C.理論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同變化了的實際相符合
D.理論要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并依據具體情況去指導實踐
5、行政處罰包括以下形式( )。
A.責令停產停業 B.吊銷許可證 C.責令具結悔過 D.吊銷執照
6、毛澤東把“實事求是”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這條思想路線是在( )。
A.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B.在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C.在反對把蘇聯經驗絕對化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D.在反對把共產國際的指示神圣化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7、緊急避險必須具備( )條件。
A.必須是為了避免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遇到危險而采取的
B.必須是在正在發生危險的情況下采取的
C.必須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險,就不能實施緊急避險行為
D.緊急避險不能超過必須的限度
8、下列屬于因果關系范疇的是( )。
A.播下良種在先,糧食豐收在后 B.適度灌溉在先,糧食豐收在后
C.治理施肥在先,糧食豐收在后 D.看見閃電在先,聽到雷聲在后
9、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特色有( )。
A.黨管干部 B.政治中立
C.為人民服務 D.德才兼備的選才標準
10、經濟全球化趨勢已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這一趨勢主要表現在( )。
A.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加強了各國的經濟聯系
B.國際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
C.全球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進程加快
D.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斷向世界各地擴展
11、下列在我國《憲法》上規定了的是( )。
A.國旗 B.國歌 C.國徽 D.首都
12、在認識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世界經濟地區集團化發展的趨勢,具體表現是( )。
A.歐洲聯盟的經濟一體化 B.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發展
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不斷發展 D.亞歐經濟合作的發展
13、下列屬非領導職務的是( )。
A.副專員 B.巡視員 C.調研員 D.科員
1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保證作用表現為( )。
A.保證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B.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
C.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穩定環境和社會秩序
D.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
15、公務員的工資形式包括有( )。
A.職務工資 B.崗位津貼 C.工齡工資 D.基礎工資
16、行政復議不同于行政訴訟,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原則( )。
A.有錯必糾原則 B.公開原則 C.便民原則 D.公正原則
17、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其明顯表現有( )。
A.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
B.國際貿易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C.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投資格局多元化
D.國際金融貿易總額大大超過國際貿易總額
18、市場經濟是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因為( )。
A.市場具有及時、靈敏的特點和優點
B.市場能夠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
C.能夠通過市場競爭達到資源優化配置
D.能夠通過價格傳遞的信息及時協調生產和需求
19、撰擬規范性公文應遵循( )要求。
A.高度的一致性 B.高度的嚴密性
C.公文的穩定性 D.公文的連續性
20、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其基本條件是( )。
A.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
B.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搞好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C.企業要面向市場,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D.價格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成為可靠的市場信號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考查政府機構的設置及其規模的決定因素。A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立法機關。C項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主要表現在對思想、政治和組織上的領導,D項全國政協根本就不是國家機關,這些都不能決定政府組成機構的設置及其規模,所以答案應該是B。
2、A【解析】國家安全包括國家經濟安全、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等內容。本題中泄露國家重要的經濟情報是危害國家經濟安全的行為,所以這名中學生的行為是維護了國家經濟安全的行為。
3、D【解析】考查國家機構設置中辦事機構的概念。在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相符合。
4、B【解析】生產力是人們改造和認識自然的能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也是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而人民群眾是生產力的最直接的體現者,因此才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正確答案為B。
5、D【解析】妨礙行政訴訟的拘留決定屬于人民法院對妨礙訴訟的當事人或者訴訟相關人的強制措施,是為維護法院秩序和訴訟的正常進行而采取的。對于這種行為當事人有異議只能選擇申訴作為救濟途徑,而不能選擇起訴或者復議。
6、B【解析】略
7、B【解析】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矛盾決定了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黨和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而現有的經濟體制和生產關系不能更好的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必須實行改革開放。所以選B。
8、C【解析】這是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所在,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和步驟就是政企分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不應再由國家直接經營管理或者由國家統負盈虧的經濟單位,而應該使之成為具有一定權力和義務的法人實體。當然也不能完全任由其發展,所有權仍屬于國家全民所有,但并不要求擁有全部的所有權。
9、C【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義是:①守法上的平等,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②司法上的平等,任何人的合法利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護,對違法行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③反對特權,在法律面前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這并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實施的一項基本原則。考生容易誤選B,事實上立法上我國對不同的民族是有區別的,不可能適用一律平等的原則。
10、C 【解析】社會主義法治原則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依法行使權利。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公民不能任意行使,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之內、不損害國家、集體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所以正確答案應為C。
11、D 【解析】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負責。
12、B 【解析】中國的義務教育主要表現為國家的強制性,這一點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不同,中國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落后,義務教育主要是家庭的義務,即由家長負擔送子女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而西方國家的義務教育是強調教育免費性,義務由國家承擔。A、C、D則不是本質特征,不選。
13、C 【解析】本題較容易,只要知道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為糾正文化大革命以來的錯誤,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全國上下展開了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主要是批駁“兩個凡是”的錯誤理論,從而確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由此理論先導,再而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歷史轉折。
14、A 【解析】本題考查上行文的定義。上行文是指向有隸屬關系的上級領導指導機關報送的公文如報告、請示等,但不等于是說一切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發送的公文都是上行文。所以正確答案為A。
15、B 【解析】根據《國家公務員職務升降暫行規定》第七條第二款規定:晉升科、處、司(廳)級正職,應分別任下一級職務兩年以上;晉升科、處、司(廳)、部級副職和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職務,應分別任下一級職務三年以上;晉升助理調研員、調研員職務,應分別任下一級職務四年以上;晉升助理巡視員、巡視員職務,應分別任下一級職務五年以上。因此答案就是B 。
16、A 【解析】新時期我國愛國主義的新主題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7、D【解析】行政審判權是行政司法權的體現,是由人民法院行使的,不屬于行政職權。
18、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是基礎,在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上加以概括總結,分析其中的共同規律和方法,并為具體科學提供哲學指導。因而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具體科學領域的運用。其他選項不足以說明哲學就能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
19、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法律具有強制性和階級意志性。它之所以能區別于其他社會規則就在于它的強制性,而這種強制性是因為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所以答案為C。
20、C 【解析】統籌兼顧是指導原則,“五個統籌”是具體內容
21、D 【解析】本題考查真理和謬誤的本質特征。真理就是人們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而謬誤則相反,是錯誤反映的主觀認識。又B、C項的根源仍在D,所以正確答案為D。
22、C 【解析】本題考查行政處罰簡易程序的適案范圍。四個選項中A、B、D都是適用正常的行政程序,而只有C,當場制作處罰決定書,是在特定的情形下由行政機關依法做出的簡易程序。
23、.D 【解析】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性和實踐性的特征,它也是不斷發展的科學,而且它既包含了絕對真理也包含了相對真理。依此,只有D符合題意。
24、D 【解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也是二戰后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但最根本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和推動。A項中提到的工業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有,所以不是根本原因。
25、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律部門的概念。法律部門也稱部門法,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和原則劃分的同類法律規范的總和。主要依據就是法律所調整的對象及方法。所以選B。
26、D 【解析】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國家的實質就在于它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壓迫的暴力機關,從國家的產生和運行來看,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國家的階級性集中表現在國家的階級壓迫工具性。所以選D。
27、B 【解析】國家公務員錄用主要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但其中公開原則是其首要原則,沒有公開就談不上平等、競爭和擇優。
28、C 【解析】行政立法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立法,一般立法指的是立法機關的立法活動。行政立法就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據法律在職權范圍之內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單行條例等。行政立法的主體應該是行政機關,而不是其他的國家機關。
29、C 【解析】根據《憲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所以選C。
30、A 【解析】在四個選項中,其他三個選項都是損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二、多項選擇題
1、CD【解析】本題考查傳統經驗決策的特點。傳統經驗決策主要是領導者憑借個人經驗主觀臆斷,因而顯得過于簡單和隨意性較大。因此正確答案是C、D。
2、AB【解析】真理是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考生應該多加重視,真理就是指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的認識,但真理畢竟屬于認識范疇,因而具有相對性。真理包括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絕對真理就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的反映。是真理,表明在一定范圍內它是正確的。
3、ABC【解析】本題考查犯罪未遂的特征。犯罪未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二是犯罪沒有完成,沒有符合某一具體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三是犯罪未完成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據此即可知道答案為A、B、C。
4、ABCD【解析】歷史唯物主義主張理論和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都是理論和實踐脫離的錯誤傾向。它要求理論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變化,并依據具體情況指導實踐。理論也應反映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對象的特點和個性。這也是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具體要求,因此正確答案為A、B、C、D。
5、ABD【解析】依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警告;②罰款;③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④責令停產停業;⑤暫扣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等。因此正確答案為A、B、D。
6、ABCD【解析】本題考查實事求是的創立過程。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人在長期的中國革命實踐和反對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和共產國際絕對神圣化的斗爭中確立起來的。所以此題的答案是A、B、C、D。
7、ABC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緊急避險的適用條件。依照《刑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緊急避險的目的、起因、強度、時間必須符合規定。因此正確答案是A、B、C、D。
8、ABC【解析】因果關系是一事物引起另一事物發生的關系,引起另外一種現象的現象是原因,被一種現象造成的現象是結果。它們之間有時間上的先后關系,但不等于說有先后關系的就一定是因果關系。必須是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才可確定為因果關系。D項看見閃電在先,但這并不是雷聲發生的原因,不構成因果關系。
9、ACD【解析】同西方文官制度相比較,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特色有四: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所以正確答案是A、C、D。
10、ABCD【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表現。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主要表現為國際組織的建立;國際貿易的大幅度增長,把世界各國經濟有機地聯系起來;生產的國際化程度大大加深,跨國公司遍及世界各地;經濟管理制度的國際化等。因此正確答案為A、B、C、D。
11、ABCD 【解析】根據2004年最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第三十條的規定,我國憲法對國旗、國徽、國歌和首都都作了規定。
12、ABC【解析】D選項,亞歐經濟合作的發展不是地區集團化的表現,他是跨地區的經濟合作,不同于A、B、C的那種單純的一個局部地區的合作。因此它屬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表現,而不是區域集團化。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分別是歐洲、美洲和亞洲地區之內的區域集團化的表現。
13、BCD【解析】根據新頒布的《公務員法》第十六、第十七條規定: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是指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助理調研員、調研員、助理巡視員、巡視員。因此正確答案為B、C、D。
14、ABCD 【解析】本題考查精神文明的積極作用。精神文明的積極作用表現在: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使物質文明建設和現代化建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重要保證;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③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因此正確答案是A、B、C、D。
15、ABCD 【解析】新頒布的《公務員法》明確規定: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所以四個選項全部正確。
16、ABD【解析】行政訴訟屬于司法過程,追求安定性,因此不能強調有錯必糾;同時司法程序更為復雜冗長,而行政復議將就方便申請人。
17、ABCD 【解析】略
18、ABCD 【解析】市場經濟之所以成為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這是因為市場本身的特性如及時、靈敏,以及市場中的競爭和價格等因素的作用,是資源配置在市場運行中得到優化和合理的配置。這就是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將原來的計劃經濟改為市場經濟的目的所在。
19、ABCD 【解析】規范性公文不同于其他性質的文件,應當嚴格遵守四個原則:高度的一致性;嚴密性;穩定性和連續性。
20、ABCD 【解析】此題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要起到基礎性作用的條件和前提。市場體系、國家宏觀調控、市場主體(企業)和競爭中的重要因素價格等,這些都是基本條件。
三、判斷題
1、√【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提出面向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的是十五大,而不是十四大。
5、×【解析】此題考查對比的定義。只要熟知即可知道這里所說的是一種類推的方法,而不是對比。
6、×【解析】此種說法顛倒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生產關系決定分配關系,而不是分配關系決定生產關系。
7、√【解析】略
8、×【解析】根據我國新頒布的《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國家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行政首長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監察、審計、人事、財務工作。因此,師生和同學關系不在回避所要求的范圍內。
9、√【解析】略
10、√【解析】略
四、案例分析題
1、我國《憲法》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按照憲法和地方組織法的規定,對縣鄉鎮衛生局局長職務的任免,應由縣人大常委會履行法定手續。縣委和縣政府違反了上述憲法規定,因而是非法的、無效的任免,應予撤銷。
2、答:該通告行為是不合法的。因為:該市政府辦公室只是其所在市政府的內部機構或辦事機構,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沒有以自己的名義對外實施行政行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因此,以自己的名義發布要求全市各行各業各單位和全體市民遵守執行通告的行為是主體不合法的行政行為。其合法主體應當是該市人民政府。當然市政府可以委托其辦公室實施該行為,但該市政府辦公室在實施該行為時應以市政府的名義而不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
五、公文改錯題
(1)發文號應為:×府發[2004]11號。
(2)標題中不應出現引號,應去掉。
(3)標題中的“表彰”應與“通報”放在一起,為“關于……的表彰通報”。
(4)通報類屬普發性公文,可不寫收文機關。
(5)結尾處不用寫“特此通報”。
(6)發文機關應寫全稱“××市人民政府”。
(7)發文時間應規范,并具體到日。
(8)主題詞表中無“關于”詞,應去掉。
六、綜合分析題
【答案要點】(1)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這是實現社會主義根本目標一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是解決社會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為此,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
(2)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3)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把堅持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