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評估考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簡稱SAT)對于赴美本科留學的高中生來說是一個要全力攻克的難題。其第一部分的作文考試讓很多考生頭疼,因為在短短25分鐘之內寫出兩頁紙長度的作文,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為一種分析性寫作,SAT的評分標準要求考生達到outstanding critical thinking,這個標準已經遠遠超出了TOEFL作文考試的難度,所以該作文中最關鍵、費時的部分莫過于思路構建過程。對于思路的構建,我們通過對考題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歷年真題在主題上有重復的痕跡。如果我們能將這些主題歸納、分類,就能有針對性的對待SAT考試作文。 在SAT題目的主題中,有一類是專門考察個人和群體之間的對比關系,比如:是否大眾的觀點往往是錯誤的?個人要不要創新而不去遵循社會的主要潮流?為了整個集體的成功要不要犧牲個人的利益?。。。其實,對于這類題目,能夠呈現觀點的例子在歷史中比比皆是: ①個人創新觀點勝過社會主流觀點 寫出《物種起源》的Darwin; 反對《地心說》提出《日心說》的Nicolas Copernicus; 質疑Adam Smith的觀點并創立《博弈論》從而獲得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John Nash; 反對奴隸制,并通過《解放黑奴宣言》給予黑人自由和平等的Abraham Lincoln等等 ②個人為了群體而放棄自己的利益 為了美國長遠發展,忍辱負重簽署《杰伊條約》的George Washington 創立護士學并恢復護士光榮指責的Nightingale 為南非爭取和平和世界關注而獻身的Nelson Mandela 等等 通過以上對例子的總結方法,我們面對SAT作文真題時,便可快速選出最適宜的立場并用例子給予支持。 以2005年3月考題為例: Is the opinion of the majority-in government or in any other circumstances-a poor guide? 【大部分人的意見是不是一個不好的導向?】 該題目讓考生對群體意見的優劣性給出看法,考生如果有自由的看法固然很好,但是在考場中有限的時間內給出精彩的自由回答是不容易的。假如這時候我們從以上的分類去看,必然能夠得出群體意見不好的觀點,再經過正反的延伸,就可把上題解讀成"好的導向是個人的意見,而大眾的觀點往往具有誤導性"。林肯時代,他所反對的是來自于奴隸主及大部分人白人的意見;約翰納什反對整個經濟學術界對于亞當斯密的信仰;達爾文反對生物學界對于生命起源的看法;哥白尼則挑戰了羅馬天主教會對于大眾思想的控制。由此,我們通過定位題目的類型,將對于這道題目的回答和例子全部推理出來。這樣就極大簡化了后半部分的寫作過程。由于篇幅有限,這里建議考生可使用此方法來分析解答其他類似題目 練習: 2007年11月考題: Is it always necessary to find new solutions to problems? 【對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法是否總是必要的?】 此題目當中的new提示我們仍然可以遵循上述的原則來進行回答,讀者可自行分析。
語法,作為英語學習的重點和基本功,也必然成為備考英語的重中之重。讓我們透過08年江蘇高考英語試卷的單選題,來看一看高考英語語法考察的方向和趨勢,有的放矢地備戰。 一、熟悉文化背景知識,提高運用能力。 現在的命題者漸漸開始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所謂"能力立意",即重視學生思考、分析和運用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行文造句。在08年江蘇高考英語試卷中,"能力立意"發揮地淋漓盡致,聽力測試流行的"場景風"也愈演愈烈,來到了單選部分。 對此,同學們可以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多聽一些原版的英文資料,如CCTV-9的一些文化類節目,這些對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的地道程度會有很大幫助。 二、高度重視各知識點,確保零失誤。 很多同學進入高三后,會把英語語法的復習重心放在難題偏題上,這完全是一個誤區。高考試卷中出現難題偏題的概率是極其低的,如果為了1%的可能性放棄99%的必然性,結果肯定得不償失。讓我們來看一看08年高考單選。 21. We went right round to the west coast by______ sea instead of driving across______ continent. A. the; the B.不填;the C. the;不填 D.不填;不填 第一道題基本上都是考查冠詞,本題檢驗的是零冠詞和定冠詞的運用。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就是因為不重視這等看起來簡單的知識點,在高度緊張的考試情緒下出現失誤。 三、學會歸納分析,掌握高頻考點。 在08年試卷中,單選部分對于動詞的考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比例。考查方向包括: 1、動詞短語。(如23題) 23.-Is Peter there? -______, please. I’ll see if I can find him for you. A. Hold up B. Hold on C. Hold out D. Hold off 我們發現,對于動詞短語的考查同樣是放在特定的場景之下,作為交際用語,所以請同學們務必在理解名意的基礎上,辨析詞義,進行選擇。 2、動詞時態。中文中對于時態的表意十分模糊,沒有固定的規范,而英文則不同,五花八門的時態各司其職,時態成為了高考語法必考點。08年高考對時態的考查放在了第33題: 33.-I’m sure Andrew will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final. -I think so. He______ for it for months. A. is preparing B. was preparing C. had been preparing D. has been preparing 細心的考生不難發現,所有時態的考題基本上都有相應的時間提示語,本題中"for months"就扮演了這個角色,通過這一點很容易就能選出正確答案。當然,有的時候時間狀語不是如此明顯,同學們不能自亂陣腳,試著在特定的語境中進行分析,答案也自然就會浮出水面。 3、情態動詞。高考中的情態動詞考法通常會與時態等多個知識點相結合,如08年35題: 35.-I’m sorry. I______ at you the other day. -Forget it. I was a bit out of control myself. A. shouldn’t shout B. shouldn’t have shouted C. mustn’t shout C. mustn’t have shouted 題干中"the other day"作為明顯的時間狀語,作用匪淺。通過這一狀語我們才能夠最終確定選項。對于情態動詞本身而言,同學們復習中首先要弄清楚各個情態動詞的基本含義和用法,再次要重點關注一些特殊用法.最后,則同樣是要結合上下文加以準確判斷。 |
課程名稱 | 老師 | 課時 | 試聽 | 報名 | 學費 |
---|---|---|---|---|---|
托福強化口語班 | 劉志云 | 20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托福強化閱讀班 | 祁連山 | 18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托福強化聽力班 | 張 艷 | 44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托福強化寫作班 | 齊 轍 | 16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托福基礎聽說班 | 薛涵予 | 25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托福基礎閱讀班 | 劉 偉 | 26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托福基礎寫作班 | 劉家瑋 | 20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托福詞匯必備班 | 白 楊 | 19 | 試聽 | 報名 | 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新托福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3月28日托福大作文 |
|
閱讀下一篇:托福作文構思方向 |
|
|
課程推薦 |
·托福聽力:六招教你聽出滿分 |
·托福聽力詞匯也有另一面 |
·托福聽力備考 精彩的4步 |
·托福考試:托福聽力要走出困境 |
·托福聽力重在掌握英語發音 |
·托福聽力滿分有技巧 |
·托福聽力特點分析 |
·托福聽力備考:注意先掃描簡短答案 |
·托福聽力筆記生活場景 |
·托福聽力考試的考點規律 |
·托福寫作可替換詞匯 |
·新托福寫作高分從三大反面入手 |
·托福寫作:巧用新概念 |
·托福寫作重要的十大句型 |
·托福寫作:我們有自己的style |
·托福寫作:我們有自己的style |
·簡潔的托福寫作 |
·新托福考試高分寫作范文解析 |
·托福寫作中的諺語使用 |
·托福寫作:中文語法VS英語語法 |
·2011年9月24日托福考試回憶 |
·9月28日托福考試機經 |
·2011年9月18日新托福考試聽力回憶 |
·2011年9月18日新托福考試回憶 |
·2011年9月18日新托福考試寫作回憶 |
·2011年9月18日新托福考試口語回憶 |
·2011年9月18日新托福考試閱讀回憶 |
·2011年5月29日新托福考試寫作真題 |
·2011年5月29日新托福考試閱讀真題 |
·2011年2月20日新托福寫作考試真題 |
·2011年9月18日托福考試預測(網友版) |
·2011年7月31日加場托福閱讀和聽力機經預測 |
·2011年7月31日加場口語機經預測 |
·2011年7月31日托福加場寫作預測 |
·2011年托福閱讀模擬試題匯總 |
·2011年托福考試口語機經模擬試題匯總 |
·2011托福閱讀模擬題(五) |
·2011托福閱讀模擬題(四) |
·2011托福閱讀模擬題(三) |
·2011托福閱讀模擬題(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