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考試大綱內容 |
 |
 |
|
 |
http://www.quanminpifa.com 發表時間:2005-06-15 11:03 來源:中國招生考試在線 |
【我來說幾句】【我要投稿】【推薦給好友】【字體:大 中 小】【打印】 【關閉】
|
(會員:yuloo投稿) |
參與討論:MPA(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考試大綱內容
|
|
一、MPA簡介
MPA,即公共管理碩士(英文全稱為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目前國際最為流行的管理類碩士學位之一。1999年5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設置方案》,從2001年起開展管理專業學位試點工作,這是我國繼MBA、法律碩士等專業學位之后設立的又一個專業學位。
招生對象主要為獲得學士學位后,有4年以上實際工作經歷的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工作人員、企業單位的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人員。
學習方式以在職學習為主,教學方法采用課堂講授、研討、模擬訓練、案例分析及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教學目的在于公共管理實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學位論文以專題研究成果、咨詢報告、調研報告、政策評估、項目策劃、案例分析報告、公共管理問題對策研究等為主要形式,一般學制為2-4年,提前完成規定學分修滿,提前畢業,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授予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培養院校有人大、北大、清華、北師大、北航、北科大、中國農大、天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工大、上海交大、同濟大學、國防大學、中科大、西安交大等24所大學聯考,統一命題,統一錄取。考試科目為政治理論(招生單位自己命題、自己組織考試)、英語、管理學、行政學、數學與邏輯。考試時間為2001年10月,2002年春季入學。
二、MPA聯考各科目考試大綱
數學與邏輯
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試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基本運算能力、從事管理工作的應變能力,以及運用有關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
L 考試范圍與要求
(一)數學部分
本部分包括數學基礎知識、微積分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步。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數學的基本概念,掌握數學的基本方法,具有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及解決管理中的相關問題。
1.基礎知識
考試范圍:
方程(組),指數與對數,排列與組合,數列。直線及圓錐曲線。三角函數的概念及基本關系式。
考試要求:
*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并能進行相關的計算。會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
* 能進行指數和對數的基本運算,了解指數與對數之間的關系。
* 了解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數,無重復組合數。理解并會二項式展開。
* 理解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概念,并掌握相關的計算。
* 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
* 掌握兩點間的距離的計算。
* 理解線段的定比分點坐標,中點坐標。能進行有關計算。
* 了解直線、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方程和圖形。
* 理解三角函數的定義,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
* 熟練掌握基本關系式,誘導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并能進行相關的計算。
2.微積分
(1)函數、極限、連續
考試范圍:
函數,初等函數,極限,連續與間斷,無窮小量與無窮大量。
考試要求:
* 理解函數的概念,掌握函數的表示法。
* 了解函數的有界性、單調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 理解反函數,復合函數,隱函數,分段函數的概念。
* 掌握基本初等函數的性質及其圖形,理解初等函數的概念。會建立簡單應用問題的函數關系式。
* 了解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包括左、右極限)的概念。
* 理解函數連續性的概念(含左連續與右連續)。
* 了解連續函數和初等函數的連續性,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和介值定理)及其簡單應用。
* 了解無窮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質,掌握無窮小的階的比較方法,了解無窮大的概念及其與無窮小的關系。
(2)一元函數微分學
考試范圍:
導數及其計算,二階導數,微分,洛比達法則,函數的單調性及極值,函數圖像的凹凸性及拐點,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考試要求:
* 理解導數的概念及函數的可導性與連續性之間的關系。
* 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與經濟意義(含邊際和彈性的概念)。
* 會求曲線的切線方程和法線方程。
* 熟練掌握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公式,導數的四則運算。掌握復合函數、反函數和隱函數的求導法則。了解對數求導。
* 了解高價導數的概念,會求二價導數以及較簡單函數的高價導數。
* 了解微分的概念和運算法則。
* 會用洛比達法則求極限。
* 掌握函數單調性的判定方法及簡單應用。
* 理解極值的概念,掌握極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簡單應用。
* 掌握函數圖像的凹凸和拐點的性質及其判別方法。
(3)一元函數積分學
考試范圍:
不定積分及其計算,不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與分部積分法。
定積分的概念,變上限的定積分,定積分的計算,定積分的應用。
考試要求:
* 理解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基本積分公式;掌握計算不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湊微分法和變量置換法),分部積分法。
* 了解定積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質,變上限的定積分;掌握牛頓-萊布尼茲公式,以及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和分部積分法;會求變上限積分的導數。
* 會用定積分計算平面圖形面積,求解簡單的應用問題。
(4)多元函數的微分學
考試范圍:
多元函數的偏導數和全微分,多元函數的極值和條件極值。
考試要求:
* 了解多元函數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數的幾何意義。
* 了解多元函數的偏導數的概念及計算方法,會計算二元函數的偏導數。
* 了解多元復合函數的偏導數,隱函數的偏導數,二階偏導數;了解全微分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 了解條件極值的拉格朗日乘數法;理解求二元函數的極值(包括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的方法。
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步
考試范圍:
隨機事件與樣本空間事件之間的關系,事件的運算及其性質,概率及其運算性質,事件的獨立性,條件概率。
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方差、標準差以及它們的基本性質。
考試要求:
* 理解隨機事件的概念。了解樣本空間的概念。
* 掌握事件與事件間的包含關系、相等關系,事件的并,事件的交,事件的差。理解互不相容事件,對立事件。掌握事件的運算性質(交換率、結合率、分配率、德摩根率)。
* 理解古典概率,獨立事件和條件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
* 理解隨機變量數字特征(期望、方差、標準差)的概念,并會運用數字特征的基本性質計算具體分布的數字特征;掌握常用分布的數字特征。
(二)邏輯部分
考試范圍:
邏輯部分試題內容涉及自然和社會各個領域,強調對邏輯關系的正確把握,考核考生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日常邏輯思維能力,而并非考核有關領域的專門知識。但熟悉一些邏輯學的基礎知識,掌握一些邏輯學的基本方法,有助于考生迅速準確地解題。
考試要求:
邏輯部分不專門考核邏輯學的專業知識。重在要求考生快速閱讀文字材料,準確把握其觀點與論述結構,正確把握邏輯關系,敏捷理清邏輯結構,運用邏輯思維能力迅速找到正確答案。
L 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限定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滿分為100分,其中數學占70分,邏輯占30分。
數學基礎知識約占20分,微積分約占35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步約占15分。
題型比例:選擇題(四選項單選題)20分,填空題20分,計算題30分。
邏輯試卷內容主要包括30道單項選擇題。即試題先給出一段文字敘述為題干,然后提問,考生根據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在給定的5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作為答案。
行政學
L 考試性質
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試考生的行政學基本知識以及運用有關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行政學問題的能力。
L 考試范圍與要求
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行政學的基本概念,掌握行政學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科學理論和專門知識,熟悉行政學中的著名人物與命題,具有較好的從事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技能,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管理中的相關問題。
(一)考試范圍
考試范圍是行政學的基礎知識,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主要內容包括:緒論、行政環境、行政職能、行政組織、行政領導、人事行政、行政機關管理、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協調、財務行政、行政監控、行政立法、行政方法、行政文化、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
(二)考試要求
1.了解和掌握行政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弄清行政學的形成和發展;明確學習和研究行政學的意義與方法。
2.了解和掌握行政環境的基本概念、行政生態模式和行政環境包括的自然、經濟、政治、歷史、文化、民族、宗教和國際環境等方面的內容;認識和理解行政環境對行政管理具有直接的制約作用以及行政管理對行政環境的能動作用。
3.了解和掌握行政職能的含義、特性、行政職能體系的內容及研究行政職能的意義;認識和理解行政職能的歷史演變過程、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然性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政府行政職能轉變的基本內容與方向。
4.了解和掌握行政組織的含義、特性、類型和結構;弄清西方行政組織理論的演變、馬克思主義組織理論的基本觀點、編制管理的原則和方法;聯系實際分析研究行政組織改革的必要性和我國行政組織改革的主要內容。
5.了解和掌握人事行政的含義、特征、職能、作用;弄清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國家公務員的主要管理制度,公務員科學管理的原則、機制以及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特點和內容。
6.了解和掌握行政領導的基本概念以及行政領導的職位、職權與責任的含義;弄清行政領導制度、行政領導者的素質結構優化、行政領導的方法與藝術的主要內容。
7.了解和掌握辦公室管理的基本概念,行政工藝設計的意義、內容及計算機在機關行政管理中的運用。
8.了解和掌握行政決策的含義、特點及其分類,行政咨詢的含義和特點,行政決策的地位、作用及其與行政咨詢的關系;弄清實現行政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基本程序和合理的行政決策體制。
9.了解和掌握行政執行的含義、特征和作用;弄清行政執行的因素與障礙,行政執行中的思想準備、組織與人員落實、物質準備和制定執行計劃的具體內容,行政執行中的指揮、溝通與協調、監督、控制的內容與基本方法,行政執行工作總結的作用,內容與方法。
10.了解和掌握行政協調的特點、體系;弄清行政協調的重要性和行政溝通對行政協調的意義以及行政協調的原則、程序與方法。
11.了解和掌握行政信息的基本含義、特征和作用;弄清行政信息系統的構成要素、作用和基本功能以及行政信息加工處理的要求和主要方法。
12.了解和掌握行政監督的含義、特點和作用;弄清認識我國封建社會監察制度的概況和西方的行政監督思想,現實中我國行政系統的內外監督體系、監督內容和監督形式,認識行政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加強的途徑。
13.了解和掌握財務行政的含義與職能,國家預算的含義與作用;弄清國家預算體系和預算的審查與批準制度,財政收入的形式,國家稅收制度,財政支出的原則,政府采購及其制度,預算外資金的管理。
14.了解和掌握行政法治的含義與意義;弄清行政法治的基本內容,行政法治的實現途徑。
15.了解和掌握現代行政管理一般方法的含義與作用;弄清現代行政管理一般方法的作用和局限,現代行政管理一般方法的正確運用和改進。
16.了解和掌握行政道德的含義、特點;弄清行政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行政道德的主要內容,建設行政道德的意義和途徑。
17.了解和掌握行政效率的含義、特點、基本要素和研究意義;弄清行政效率測定的主要方法,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徑。
18.了解和掌握行政改革的含義、改革的必然性與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認識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行政改革的進程及其經驗;分析研究我國行政改革中存在的難點及解決的辦法。
L 考試形式及試題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限定時間為18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試卷及題型結構如下:
(一) 內容結構
行政學基本知識:50分
實際問題分析:50分
(二) 題型結構
簡述題(每題5分,共3題):15分
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其中四選項單選題20題,多選題10題):30分
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5題):15分
論述題(每題8分,共2題):16分
案例分析題(每題8分,共3題):24分
管理學
L 考試性質
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試考生的管理學基本知識以及運用有關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
L 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初步但較為全面地掌握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熟悉管理學中的著名人物與命題,具備較強的分析與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L 考試內容
考試范圍為管理學的基礎知識,即作為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基礎的一般管理學,涉及面較廣,但不要求很深,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
我們主要測試考生運用管理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般能力。管理知識包括上述管理基礎知識,也包括其他相關背景知識。管理知識運用能力包括綜合運用能力與專項運用能力。
L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試卷滿分為100分。問卷及題型結構如下:
(一) 內容結構
管理基本知識:50分
實際問題分析:50分
(二) 題型結構
簡述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選擇題(每小題1分形式為四選項單選題,共40分)
案例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分析題(共10分)
英語
L 考試性質
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試考生的英語閱讀、表達、運用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L 考試要求
考生應掌握英語的基本語法和常用詞匯,具有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其難度略低于全國招收碩士生入學考試中英語統考的要求。
L 考試內容和形式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共分為四部分:
I 詞語和語法結構
詞語和語法結構占試卷總分的20%,其中詞語和語法結構各占一半。詞語部分包括單詞和詞組。本部分考試要求考生從每題四個選擇項中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其考試的范圍包括:
1.詞語部分
(1)考生應該熟練地掌握常用詞匯4000個左右及基本構詞法,其中包括約10%的常用專業詞匯;
(2)考生要較熟練地掌握常用詞組600個左右;
(3)考生能根據具體語境、句子結構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詞的詞意。
2.語法結構部分
(1)名詞、代詞的數和格的構成及其用法;
(2)動詞基本時態、語態的構成及其用法;
(3)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構成及其用法;
(4)常用連接詞的詞義及其用法;
(5)非謂語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分詞)的構成及其用法;
(6)虛擬語氣的構成及其用法;
(7)各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賓語從句,主語從句,表語從句等)的基本用法及強調、倒裝等句型或結構的基本用法;
(8)詞序。
II.閱讀理解
㎡㎡科普等;體裁包括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等。本部分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既理解正確,又有一定的閱讀速度。
閱讀理解包括以下兩部分:
1.要求考生閱讀4篇總數約為1600個單詞的英語短文,根據文章內容從每個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2.要求考生閱讀一篇約400個單詞的英語短文,并根據文章內容用英語簡短回答五個問題。
III.英譯漢
英譯漢部分占試卷總分的15%。英譯漢短文的篇幅為120個單詞左右。要求考生正確理解原文,漢語譯文無重大錯誤,表達通順。
IV.寫作
寫作部分占試卷總分的15%。要求考生根據所規定的情景或所給出的提綱,寫出一篇120個單詞左右的英語短文,其內容涉及考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領域。本部分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短文要求中心思想明確,切中題意,用詞恰當,條理清楚,無重大語法結構錯誤。
L 試卷結構
試卷題目及計分安排為:
I.詞語用法和語法結構,共20題(四選項單選題),計20分。
II.閱讀理解,共25題,計50分。其中A部分為選擇題,共20題(四選項單選題),計40分;B部分為簡答題,共5題,計10分。
III.英譯漢,共1題,計15分。
IV.寫作,共1題,計15分。
[編輯:虞強輝] | |
【我來說幾句】【我要投稿】【推薦給好友】【字體:大 中 小】【打印】 【關閉】 |
- 相關內容 - |
MPA(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考試大綱內容 2005/06/15 11:03: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