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在廣西某高校就讀的王斌獲得了一家單位贊助的校級三等獎學金,還沒來得及把獎金信封裝進書包,王斌便被舍友拉著要請客。對此,有人認為獎學金是自己憑努力掙來的,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憑啥說請就請?甚至有人建議,學校要在獎學金的使用上有明確的懲罰措施。((7月7日《中國青年報》)
筆者以為,高校“獎學金請客”現象并非一無是處,對此,我們需理性看待。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相信大多數獲獎學生即使請客也是能將花費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的,而大擺宴席者應該只是極少數。因此,獲獎學金了,與要好的同學一起慶祝,意思一下,未嘗不可。
獎學金的確是通過努力獲得的,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但面對同學的祝賀,拒人于千里之外,總不是待人之道吧。一瓶飲料、一包瓜子、一塊雪糕也行,禮輕情意重嘛,因為大家都知道同學情誼不能靠金錢來維系的道理。
有人說,獲獎學生請客大多受同學脅迫。筆者不能認同。如果打腫臉充胖子,互相攀比,就是自找苦吃,怨不得別人。獲獎學生完全可以量力而行,不必太糾結。比如,向大家講清楚這筆錢對自己有多重要。家境確實困難,完全可以大膽地告知不想請客,這樣,自然會得到同學的諒解。畢竟無理取鬧、強人所難的人極少。
至于建議高校在獎學金使用上出臺相關懲罰措施,比如,有高校對拿獎學金請客的學生取消下學期評獎資格等。這樣的規定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現實中很難實行。怎么證明是用獎學金請客就是最大的問題,也許是勤工儉學所得、也許是業余寫作的稿費,學校總不能隨意剝奪獲獎同學請客吃飯的權利吧。
再說,學生在自己財力所允許的范圍之內請客,并不一定對他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處理得當,還會促進他的學習,增加同學之間的友情,甚至可以探討學術問題。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稱他觀測中微子等物質的方法,就是與意大利同行在芝加哥的啤酒館里閑聊出來的。
總之,如果請客成了一種超出獲獎者經濟能力的人情綁架,必須高度警惕。如果對大學生正常的人情交往上綱上線,也絕非理性的做法。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