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高考志愿填報的重要性,小編說過了很多次。但是這一次要給大家扔出一組驚心的數據——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2.51%的上線考生高分落榜;19.62%的考生高分低就;22.13%的考生從一本滑入二本;二本滑入三本、專科;38%左右的考生專業被調劑或錄取的專業不滿意。
由此可見,高考志愿填報對于考生來講是多么的關鍵!
在與斯巴達教育集團總裁武繼周的采訪中,他告訴小編,前來咨詢的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在我們現行的高考體制下,大家都非常的重視高考的分數,希望通過努力使考分盡可能高一點。這是正常且有必要的。但是,有些考生和家長卻對高考志愿填報過于輕視,以為考了高分就可以隨便報,考了低分就將就著報。他們并不真正的清楚,這樣白白浪費掉的幾十分高考分數不僅會讓孩子努力了12年的學習只考上了一般的大學,更甚至可能會名落孫山!
小編結合往年所見各種高考志愿填報失誤,為大家整理出了高考報志愿的“六大典型失敗案例”,可以說每個案例都是過來人的血淚教訓,期望為考生和家長提前敲響警鐘!
案例一:志愿填報保守
2016年的一位理科考生,他的高考分數是528分。
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他和家人一同的選擇是大連工業大學(一本分數線515分)。
但是在小編看來,如果填報了大連工業大學雖然是會順利錄取,但是考生多出來的分數就白白浪費掉了。所以經過結合考生個人情況,再利用“排位折算線差法”的公式進行推算,先得出各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再給出考生科學的志愿填報方案是:
A:東北石油大學(531)
B:山東科技大學(527)
C:華北水利水電大學(520)
D:沈陽建筑大學(518)
最終該考生被B志愿山東科技大學順利錄取。
案例二:志愿之間沒有梯度
還是一個理科考生,高考分數是560分。
他拿出的志愿填報內容是這樣的:
A:武漢科技大學(551)
B:大連交通大學(550)
C:北方工業大學(559)
D:哈爾濱理工大學(557)。
而在小編眼里,這四個學校在歷年的招生錄取中分數相差并不大,基本都在同一水平,所以這位考生的高考志愿沒有形成“合理梯度”。
基于這一問題,再結合考生個人情況,武繼周指導考生做出了這樣一份志愿表:
A:杭州電子科技大學(574)
B:西安郵電大學(563)
C:南京工業大學(558)
D:河北大學(547)
最終這位考生被C志愿南京工業大學順利的錄取了。
案例三:志愿順序混亂,導致錯失名校
理科考生,高考分數596分。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志愿表:
A:長安大學(587)
B:山東大學威海分校(596)
C:吉林大學(598)
D:志愿東華大學(592)
各位家長和同學看出什么問題沒?
下面我們來聽聽武繼周給出的分析:
這個考生的志愿A和D的志愿高校為211工程高校,B和C的志愿高校均為985工程高校,他自己并沒有明確的院校意向,又缺乏對志愿順序的正確理解,所以造成了,所填報的高考志愿順序混亂,最后雖然被長安大學錄取,但是錯失了更好的機會,浪費了分數,非常可惜。
案例四:專業不服從調劑,導致被退檔
理科考生,高考分數645分。
這位考生的A志愿填報的是四川大學(626),專業為口腔醫學(最低錄取分數為647),專業不服從調劑。
考生因為覺得自己所考出的分數高出四川大學的最低錄取線19分,所以在填報志愿時信心十足,填寫了專業不服從調劑這一欄,而在錄取時,他的分數不滿足專業分配條件,就只能被退檔了。
案例五:忽視體檢結論
理科考生,高考分數為608分。
這個考生A志愿填報的是天津醫科大學(602),但是她忽略了自己的體檢結果,眼科結論為色弱這一問題。
凡是色弱和色盲是不能報考醫學類專業的,天津醫科大學按照體檢實施辦法,導致這個考生只能做退檔處理。如果這個考生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體檢受限,就可以報考其他能夠錄取的院校,就不至于退檔了。
案例六:保底院校填報過高
理科考生,508分。
這位考生的志愿表是這樣的:
A:沈陽工業大學(534)
B:沈陽航空航天大學(528)
C:大連工業大學(515)
D:大連海洋大學(511)
一方面,考生很聰明的參考了2015年的錄取年報數據,認為大連海洋大學做為保底應該沒有問題。但也正是這個年報數據,使得她的報考很片面。因為如果簡單的從招生的計劃數來觀察,是沒有辦法確定這個學校的上浮或者下浮的,招生計劃數與院校的錄取分數是不成直接反比關系的。
這些案例都是一些看似簡單卻最容易忽視和出現的問題,而在真正的志愿填報中,還涉及到不同的院校錄取規則、平行志愿的原則、專業內錄取技巧、提檔比例等等一系列需要細致研究分析的問題。如何能夠規避風險,提高志愿填報的準確性?是家長和考生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