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成為了科技的時代,那么虛擬現實技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虛擬現實技術是國內外的熱點,雖然在中國如今的發展稍微緩慢,但是未來前景是無可限量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虛擬現實技術的就業前景。
“VR公司熱”帶旺人才需求
轉型的多,科班出身幾乎沒有
VR/AR已經站在最強風口上,房地產、教育、旅游、軍事、娛樂等領域紛紛向VR拋出橄欖枝,虛擬現實已經不再局限于某個行業了。
2016年被稱為VR產業元年。目前VR這個詞在百度的搜索指數每天有3萬多次,而手機每天搜索量是5萬多次。在用戶的關注度上,VR已經在趕超手機了。用戶越關心什么,就代表什么最受當下的歡迎。
VR熱帶動了強烈的人才需求,VR團隊也在急劇擴張。VR某企業科技聯合創始人告訴記者,他們從2012開始研發VR沉浸式頭盔,當時只有3個人,也沒拿任何薪水搞研發。到去年6月份開始以淘寶眾籌的方式試水VR頭戴顯示器市場,一舉打開了銷路,企業的規模也迅速擴大。目前已經有75名員工,其中技術人員就50多人。盡管他們近來多次到浙大、浙江科技學院等在杭高校進行招聘,但真正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特別是優秀人才的缺口很大。按照目前的研發需要,公司還得擴充將近一倍的技術人員。
VR是一門對技術非常嚴苛的新型科技,核心技術人才分為圖形圖像、輸入算法、交互、光學等,能熟練將這幾項技術運用在VR上當然少之又少。同時這行又是剛剛興起,許多VR技術員都是從游戲、動漫、3D仿真、模型等行業轉型而來,真正科班出身的幾乎沒有。行業技術的差異性,很難讓技術人員自然地與VR領域相連接。
VR行業薪水差異很大
VR行業熱,人才稀缺,也使得這個行業人才薪資水漲船高。
“無論是技術、產品、設計,還是運營、市場等崗位,VR行業的薪水較互聯網全行業,均有一定的優勢。以技術崗位為例,全行業薪水平均為13500元/月,而VR平均薪水可達18500元/月。”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當然,掌握比較核心技術和入職菜鳥的技術人員月薪相差也很大。在招聘過程中薪水很難定價,那些從3D游戲、動漫轉型而來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般在人才市場剛入VR技術門檻的求職者,他們的開價都比較謹慎,每月在六千元左右(含五險一金),這導致那些對VR行業期望值很高的人心理落差大,入職的可能性就很小,F在在公司搞研發的,基本上都是朋友介紹、有一定研究經驗的,月薪都在1萬元以上;研發能力強的月薪可達1.5萬元以上。
剛入職的月薪基本上在五六千元左右,然后慢慢漲薪。而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比如會構建圖形圖像、輸入算法、交互等技術的,月薪肯定是很高的,至于具體數字則屬于商業機密。
高校專業人才
未來將成企業瘋搶對象
當下雖有不少大企業如暴風科技、阿里、樂視、騰訊等都涉足VR/AR,但還沒有哪個公司在技術和內容方面成為行業的統領者。在市場還沒成熟、產品還處于初級階段的情況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最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圣何塞的科格斯韋爾學院宣布,從今年夏天開始將推出VR和AR的課程,這應該算是大學正式把VR和AR作為一門課程開設。國內高校目前暫未有這樣的課程開設,但是像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已建立了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浙大有CAD&CG(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實驗室,這里出去的畢業生未來或將成為企業瘋搶的對象。
高校畢業人才“遠水難解近渴”,有長遠眼光的企業就瞄準了企校合作。陳建若告訴記者,下半年他們將與大專院校合作,開出關于VR培訓課程,發現和培養更多的VR人才。經人透露,某科技公司已經和某高校達成合作辦學協議,將在下半年掛牌招生,定向培養自己的VR人才,以緩解企業的人才饑渴。
雖然如今在中國虛擬技術發展遇到瓶頸期,但是將來的發展是會逐漸上軌道的。雖然說薪資可能相差比較大,因為這是以你個人的能力而定,因此學得好工作機會自然會多,薪資也會高。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
推薦院校:北京印刷學院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