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研究始于建校之初。 20世紀40年代,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都設有教育系;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中國人民大學設專修科教育系,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為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做出了貢獻。1952年根據教育部關于院系調整的決定,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教研室、專修科教育班全體學員、研究生、教員、干部及蘇聯專家共150人轉移至兄弟院校。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人民大學在行政機構序列設立高等教育研究室,主要從事解放區教育史、教育思想和教育人物的研究。1999年11月,學校設立“屬于教學科研單位”的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同時撤銷高等教育研究室。2001年根據學校《關于進行院系調整的決定》,教育科學研究所合并進新組建的公共管理學院,并于2003年更名為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2005年學校根據工作需要恢復行政機構序列的高等教育研究室。2011年4月6日學校印發文件,決定在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和學校高等教育研究室的基礎上組建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負責全校教育學學科的規劃與建設,開展相關學術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活動,以“高起點、高水平、重交叉”為原則,進一步提高教育學學科建設的整體水平,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1999年教育科學研究所成立后,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科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相應的學科建設迅速發展。2000年8月,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特批人民大學試辦“教育法學”碩士點;同年,教育科學研究所開始招收“教育行政管理”研究方向的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2001年獲批“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開始招收教育管理方向的MPA研究生;2003年獲批“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開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和國內教師高級訪問學者;2005年獲批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截至2013年,已招收博士生56人,碩士生283人,MPA研究生80余人,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400余人。已有畢業研究生360余人。
教育學院現有在編教師2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講師8人,在編教師崗師資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4人為海外一流大學歸國博士;11名教師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學經歷。此外,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趙沁平,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教育部法制辦公室主任孫霄兵,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王鳳玲以及前任人大校長、中國職業教育學會會長紀寶成等多名校外兼職教授或校內雙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以及國外特聘教授1人。教育學院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合理、學科背景多元互補,其中既包括秦惠民、程方平、項賢明、周光禮等多位知名教授作為學科帶頭人,也有一批有巨大發展潛力、背景多元的中青年教師骨干。在長期的科研、育人和社會服務過程中,人民大學教育學院以教育學和教育經濟與管理2個博士點,教育法學、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高等教育學4個碩士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以及與人大附中合作設立的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為依托,形成了四個主要研究領域: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法律與政策、教育與人類發展、教育經濟與社會。
學院目前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學術季刊,還是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月刊的學術支持單位。教育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教育改革發展研究基地、教育部教育法制與政策研究中心也設在我院,成為人民大學教育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學術平臺。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秉承七十余年的優良傳統,重拾六十年前的教育薪火,在中國人民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規劃指導下,教育學院將發揚辦學特色,秉承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制度建院的宗旨,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吸收學界、業界的前沿成果,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為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辦學十幾年來,人民大學教育學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政策研究和管理人才,他們分別供職于國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學校、教育科研機構和教育管理服務機構等,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