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番禺大動作收編民辦學校,嚴重空缺的6萬多個義務教育學位有望今年6月“填空”
入學地段如何劃分?師資配套能否跟上?地方政策是否關照新移民?……
自2006年秋天起,番禺洛城中學、洛城小學、富麗小學、新聯小學等小區配套學校率先轉為公辦;去年初,麗江花園萊恩中英文學校、南國奧園學校、番禺奧園學校三所學校也由番禺區教育局收編并于去年9月1日正式開學。
在政府一連串的大動作之后,連日來,記者赴番禺踩點發現,入學地段如何劃分?師資配套能否跟上?地方政策會否對新移民傾斜?收“公”后的學校是否正如政府初衷一樣讓番禺新移民滿意?
師資
整體“換血”,質量如何保證?
對家長和老師們來說,番禺小區配套的民辦學校轉公辦,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在從“萊恩中英文學校”變身而來的麗江小學,記者發現,不但學校里老師全部換血,一些“老萊恩”學生也撤離了。
據了解,萊恩學校轉“公”后,過去的所有老師都被辭退了,由番禺區教育局統一安排20名新教師,其中18位老師是從市橋中心小學、富麗小學、洛城小學等大石、洛溪北片的公辦學校抽調過來,還有兩位則是通過統一的筆試、面試錄取的新老師。就連現任校長也是從華聯中學初中部調來走馬上任。
學校的整體換血,令不少家長擔心:教職員工的重新編排會否對教學質量造成影響?“老師都是新的,對一年級的孩子或許影響不大,但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要重新適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對于老師的教學來說也是很吃力,必須要花大量時間去熟悉了解每一個學生。”采訪中,麗江小學一名班主任如是說。據其介紹,不少“老萊恩”學生的撤離,也是出于這種擔憂。
配套
喜:改編后學校建設由政府埋單
憂:一些學校擴建難免遇瓶頸
作為番禺區政府首批接管的洛城中學小區配套學校,建于1993年,起初也非徹底的私立學校,而是“半公半私”:由開發商投入硬件資金、由教育部門給教師“出糧”。2006年秋,政府正式接管后,洛城中學正式成為擁有初中部、高中部,學生總數在3000名左右的公辦中學。
記者了解到,在政府接管前,洛城中學的教學樓等硬件設施是由房地產公司出資的,而在接管之后,房地產公司不再對學校投入資金,學校的各項支出都納入番禺區財政。據了解,收編后,政府在硬件方面的投資比過去的力度要更大,學校光是建造圖書館就獲得了1200多萬元的財政支持。
除了洛城中學,另外幾所收編后的學校在近兩年內所做的硬件改造一直沒有間斷,像新聯小學在今年年初,還花了幾十萬元對學校的運動場進行改造,這些錢都是要靠相關部門撥款。有政府財力作為學校發展的強大后盾,無疑是收編進程中的巨大福音。但是,走訪中,記者也聽到其他“聲音”,個別學校表示:收編后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據一位學校負責人介紹,收編后學校轉為公立,就要面對“評級”等問題:“學校所獲得的財政支持與學校的教學水平聯系緊密,所能獲得的財政支持都要由教育部門來統一安排。” 這就意味著,不達到一定“級數”,所獲得的資金也有限。
記者了解到,這些學校幾乎都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學校招生規模擴大,原先的硬件設施難免跟不上。這就導致了在改造硬件過程中,資金短缺成為主要的困難,“要改造硬件,就要向主管部門申請、等待審批,過程很長”。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