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那么多人讀了MBA卻沒有成功?這個問題也困擾著每一個MBA畢業生,畢竟他們付出了寶貴的時間、不菲的學費卻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
通靈珠寶總裁沈東軍給出了答案,他認為MBA教育是割裂的、零散的,真正的管理者需要有整體的、全局的思維。“比如說,商學院有專門的資深教授講授人力資源管理、現代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等,這些課程都很重要,但很少有人能夠將這些課程貫穿起來講。而企業需要的是能夠融合這些課程精髓的全局性人才。所以,門門功課都很優秀的MBA學生,如果不具備全局性思維,在企業的發展未必成功。”
世界管理大師亨利·明茨伯格在《管理者而非MBA》一書中也有相關論述——“傳統的MBA項目提供企業職能的專業培訓,而非管理實踐的整體教育。在商學院,MBA善于分析職能部門明確界定的問題。”
沈東軍也有過MBA的教育經歷,在多年的企業管理實踐中,他不僅發現了MBA教育癥結所在,還提出了一套系統的管理理論——通靈6問。這6問分別是:我們的價值是什么?我們的客戶是誰?我們的客戶關注什么?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的優劣勢是什么?以及我們的策略是什么?
有報道稱,馬云曾裁掉公司相當多數量的MBA高管。他對這些人的評價是:口才一流,執行力末流。商學院的課程大多只告訴學生該做什么,但如何去做卻要靠實踐不斷積累經驗。通靈6問是沈東軍在多年的企業實戰中總結出的管理心得。
其實,如果將這6個問題割裂開來,每一個MBA畢業生可能都能從理論源頭、專業分析、解決方案等方面講得頭頭是道。但這并不是領導力,正如亨利·明茨伯格所講,“能在組織內部進行規劃的工作,大部分都不需要管理者直接插手,可以委任專家來做。”真正的管理者的職責,是保持整體視角、整合資源,做出正確決定。這正是通靈6問所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推薦: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報考人數能夠直接影響著最終錄取比,所以影響著MBA報考人數的因素也會直接影響著最終的錄取比,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影響
正值2018年全國研究生網報階段,根據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考生傾向于報讀專碩,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專碩更偏向實踐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