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員問:如何讓部下接受自己的批評?
從心理學上講,任何人對別人的否定(批評是其中一種)都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心理。所以,“讓部下接受批評”這個命題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當領導發現有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物產生,如果你用批評的態度去處理,就已經把自己處于部下的對立面上了。你的假設就是你是對的,部下是錯的。
因為在指出部下的不足時,你必須找到和指出部下的“差錯”。在大多數情況下,由于你的權利大,有資源分配的決定權,部下會按照你的指示去修正他們的行為。這是“威信”中的威在發揮作用。但部下即使暫時修正了他的行為,可說不定過一段時間,他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讓你苦惱不已。
問題出在哪里呢?
在你糾正部下的行為時,你是以否定的態度對待部下的。那么,部下就會認為這個標準是你的,他只是執行你的標準。一旦他由于某個原因忽視了你的標準,就會以他自己的標準(你認為的錯誤)去處理。除非你時時盯住他。
我的建議是,在發現部下的行為有偏差時,你要有一定的數據積累(不只是這一次)。然后,明確告訴部下,現在的狀況偏離度太大(與目標有差異),你希望大家一起找到方法去克服這種差異。如果部下沒有好的方法,你可以建議部下先按你提供的方法試一下有沒有效果。
以我的經驗,往往部下最后找到方法比我建議他們的方法更好。人的智商是沒有多大差異的,況且部下比我們更了解現實情況,我們需要的只是拓展一下他們的思維方向。
所以,明確你要的目標,提供必要的空間(資源),對差異進行監控,你將會是一個輕松的管理者。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