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國際著名IT公司創始人一直將選拔最優秀人才視為其最大的工作成就。在他看來,應聘者與生俱來的聰明才智和自信心比后天積累的知識與經驗更為重要。這也是該公司選拔人才的重要考核點。
很多優秀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均有其“選才價值觀”,有的會看重應聘者的專業技能,有的則更青睞于其待人接物能力,還有的會將性格視為重中之重。雖然各企業選才標準千差萬別,但在其各具特色的招聘標準中又存在共性。作為一名應聘者,在應聘前要做足的功課就是“知己知彼”,即了解各行業的選才價值觀和面試官的選才基本標準。
專業并非最重要選才標準
首先以金融行業為例,盡管專業知識常被視為此行業的從業必備條件,但縱觀該行業各公司的招聘方式,人際交往和社交禮儀似乎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花旗銀行的面試過程就具一定代表性。有次銀行通知應聘者前來終面,正值午飯時間,應聘者便被請到“銀行家俱樂部”與花旗高管們共進午餐。
用花旗HR的話說,通過這樣一個平臺,不僅可以直接考察應聘者的社交禮儀、交流表達能力,更能間接了解其社會資源情況和對金融行業的了解程度。試想,若對銀行業缺乏了解,應聘者該如何與共餐的銀行管理層人士找到共同話題?而應聘者即使對銀行業很了解,如果缺乏起碼的就餐禮儀,甚至沒見過多少“世面”,一遇這種場合便緊張過度,又怎能入銀行高管的“法眼”?可見,一個看似平常甚至有些“優待”式的面試場合,其實暗藏“玄機”,不經意間已將銀行業的各種基本招聘條件都概括其中。若你不了解該銀行的選才價值觀,就是手執各種從業資格證書,卻很難在餐桌上與銀行家順暢交流,也只能慘遭淘汰。
上述幾方面是金融機構重點考察的能力。不僅在花旗,國內某著名金融集團HR部門也側重于對應屆生進行人際交往和溝通表達力的考察;而且民生銀行和泰達荷銀基金公司均明確表示最看重應聘者的基本素質(包括責任心、溝通表達力、人際交往力、反應判斷力、團隊合作精神等)。總之,與人們平常想象的不同,各金融企業對專業技能的考察并非重點,反而更看重求職者的內在素質和外在禮儀。
而很多行業與金融業的選才標準都有相似之處。還是那句話,專業并不是最重要的,其重點考核的是應聘者的人際溝通、團隊合作、邏輯思維及吃苦精神。吃苦精神對于咨詢業從業人員尤其重要,眾所周知,無論是麥肯錫還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這些國際著名咨詢機構的工作量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因此這些企業會對應聘者提出特別的招聘要求。而在面試現場,他們也會有意考察此方面。比如,一家著名咨詢公司在一面時,直到午飯時間仍不結束面試,而是告知應聘者,公司老板將與其談話,以考驗應聘者的反應。應聘者若出現反感情緒,便會暴露出耐性不足的缺點,當即被淘汰;而到了二面階段,公司首先會請應聘者針對某一話題準備相應的PPT,并就PPT內容與公司VP進行一對一交流。上午的面試結束后,公司又“臨時”提出下午還要用同樣的內容再以英文與VP進行交流。這兩輪面試明顯是要考驗應聘者的耐性與應變力,更能對其是否接受繁重勞動做出判斷。應聘者若表現出些許不滿,你講得再好也會失去這一工作機會。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