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人力資源的同事用她自己的工作感受告訴我說,其實親和非常重要,因為在同樣的事情上,親和的領導更能讓他的團隊成員一起認真工作,并富有成效。她說的一點也沒錯,因為同樣的情況下,我也有一位管理同事,在她的管理工作中可能最缺少的是親和,因此就比較容易在同事中累積對她的成見,從而增加摩擦與矛盾的概率。
親和是一種怎么樣的力呢?首先親和是一種近距離的感覺,這種近距感可能來源于卻不限于以下的某種可能性:一是本為在上者卻能體諒你的苦衷,給你提供及時的幫助或者讓你欣慰的理解;二是相處之中,本為在上者的行為做派讓你引為同類或者同道;三是自己的行為做法或者心得想法得到在上者的格外肯定;四是在上者的行為做派中有豐富的感性成分,包括笑容、肢體語言、方言口音與個性故事,從而讓你充分感受到他與你同為常人的那種感覺。其次這種感覺會激發我們引為同類的凝聚力,親和性領導不容易被得罪,多費口舌,而能給其他人以空間,給予別人以更多的肯定,這使得親和性領導看起來低調,但可能會因為與其他強勢領導的反差而獲得擁護,這在年輕一代公眾中尤其存在著這樣的潛力與可能。當你因為親和而能更接近我們的合作伙伴與同事的時候,我們就能接觸與了解到一些與我們平時遠距離感受非常不一樣的信息與溝通意愿。
什么會削弱親和力?傳統的威權會削弱親和的價值,很多在基層工作的人會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對于一般群眾太親和反而被有些人看成沒本事的人。也有些群眾因為長期被威權對待,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受虐習慣,所以對于過度的親和反而覺得不適應。另外一方面,不能公平處事,僅僅使用親和的技巧與權謀也不足以長期地維持凝聚力,因為人們會質疑利益分配的模式以及自己利益獲得的公平性機會,在人們的利益敏感性面前,權謀的存續周期是很短的。
親和是一種修養,在它的內里是一種同情心的存在,是一種對別人的設身處地的體會。親和也是一種技能,需要我們經常操練而鞏固為一種尋常的習慣。親和也是一種風氣,在一個地方盛行親和的時候,少數威權與刻板的風格就難以存在,或者被迫轉向。問題不在大小,關鍵在于態度,過去我們把態度只衡之于員工,而今天我們也衡之于管理者,其實親和就是今天大多數管理者是否勝任的基本態度要素,除非你本來就扮演的是紀律執行者的角色。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