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習慣,每次出差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都會給家里發短信報個平安,在潛意識中,飛機還是很危險的旅行工具,生怕上去容易下來難,所以家人都很牽掛。
新疆確實很遠,再加上中間在西安的停留,最快的交通工具也是用了接近七個小時才在半夜時分把我送到了烏魯木齊,這是“7.5”事件后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在忐忑不安中簡單吃了點兒真正的“晚”餐,趕快習慣性地給家里發了個短信,然后就睡了。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的早晨,但還沒收到家里回信,就又發了一次。又過了幾個小時,還是沒收到回信。長時間沒收到回信讓我開始有些擔心。心里不斷地在想著怎么沒收到回信呢,手機壞了?有可能沒看到?可能手機沒電了?可能手機忘帶了?再壞的就是……
通話之后才恍然想起,新疆短信不通啊!
但是不能通短信,我是知道的啊,因為這幾個月以來和住新疆的同事們都是電話交流。為什么還是發了短信呢?
分析其原因,“知道了”和“做出來”之間差得很遠,“知道了”的事很多,但能“做出來”的很少,真正知道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刻意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做得出來,也就是把“知道了”融化在血液里,用行動證明能“做出來”,不經意間我還是發了短信沒有別的理由,只有兩個字——習慣!
俗話說得好“習慣成自然;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即命運”。這都說的是習慣的重要性。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中,都提到了養成教育,也就是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可見,教育也是把習慣養成作為培養未來棟梁人才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可是據我觀察,好多人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上,真正養成良好習慣的不是太多。
對個人而言,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是潛意識和在這一潛意識引領下的外部反應的綜合,也就是不經思考的自然反應。習慣就是潛意識的力量,習慣的作用有多大,潛意識的威力就有多猛烈。正因為養成習慣難,所以,養成了一個習慣而又不得不改變時更是難上加難,不是有堅強毅力的人不可能成功。
對企業而言,習慣是一種管理模式,是企業流程的集合,流程定了,管理模式就有了特點,也就有了企業思考、解決問題固有的思路和方法。新建企業不是有意為之,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也會養成一些習慣,就像一個人不是刻意培養也會形成一些自己的特性,但更難改變的是強化久了養成的一些習慣。多年的流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不適應生產經營的需要,表現在經營上是銷售額上不去,表現在生產上就是產量和質量上不去,搞經營的都知道“變”是永遠不變的真理,但一般而言改變都要等到企業生死存亡的時候再發生,歷史上的三龍、經濟危機下的美國通用汽車莫不如此,不變革就要破產的時候才有了斷臂求生的決心,大膽用人、流程再造才得以順利實現。流程再造的過程就是打破舊習慣建立新習慣的過程,是革命性的,是打爛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的過程。毛澤東怎么走上中國革命的領導地位?學點兒中國革命史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一點。毛澤東再有錯誤,它的歷史功績永遠都是其后領導人無法超越的,原因就在于此。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是指對執政黨整體而言,但對具體的某一屆領導人而言,做上幾年江山,平穩過渡幾年,一定比打江山容易得多!所以才有老百姓說,當國家主席最容易!
在戰爭時期怎么沒人這么說呢?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