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非正式組織的作用--①積極作用:滿足心里需要;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員工的合作精神;改善正式組織的工作情況。②消極作用:如果非正式組織的目標與正式組織的目標發生沖突,則可能對正式組織的工作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會束縛其成員的個人發展;影響正式組織的變革過程,造成組織創新的惰性。
42) 常見的組織形式:①直線制;②職能制;③直線職能制;④事業部制;⑤矩陣組織形式;⑥企業集團組織形式。
43) 人員配備的主要內容:①確定人員需求量;②選配人員;③制定和實施人員培訓計劃;④人員考評。人員配備的主要原則是:因事擇人、因材施用、動態平衡。
44) 領導職能的含義:①領導者一定要與被領導群體或組織中的人員發生聯系;②權力在領導者和其他成員中不是相等的;③領導者能夠對被領導者產生各種影響;④領導行為的目的是影響被領導者,使之為實現組織目標做出努力和貢獻。
45) 領導作用的具體表現:①溝通協調作用;②指揮引導作用;③激勵鼓勵作用。
46) 領導正確用權的原則:①慎重用權;②公正用權;③例外處理。
47) 領導者的素質:①政治素質:包括思想觀念、價值體系、政策水平、職業道德、工作作風等;②業務素質:掌握;③;④;⑤。
48) 經濟人假設--一切行為由經濟利益和經濟因素決定的人,稱為經濟人。經濟人的特點:①人按一種合乎情理的精打細算的方式行事。②人的行為是由經濟因素激發和推動的。③個人在組織中處于被動的、受控制的地位。④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蘿卜"加"大棒"。
49) 社會人假設--一切行為的目的是滿足社會需要的人,稱為社會人。社會人的特點:①人的行為受社會需要的激發。②集體伙伴的社會力量比上級主管的控制更加重要。③管理要著眼于關心和體貼下屬。
50) 自我實現人假設(XY理論)--XY理論的依據是:人是自我激勵、自我指導、自我控制的。自我實現人的特點:①人可以做到自我激勵、自我指導、自我控制。②人們要求發展和提高自己,期望獲取個人成功。③管理手段:把人作為最重要的資源,提供給人挑戰性的工作,使之得以內在激發。
51) 復雜人假設--復雜人假設的理論依據是:人是復雜的,不同的人及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下會表現出不同的動機和需求。復雜人的特點:①組織中的各種人不能簡單化、一般化地歸類為某一種假設。②人是千差萬別的,人有不同的動機和需要。③根據這種權變理論的認識,管理者對人進行激勵和領導方式也就應該力圖靈活多樣,做到因人、因問題和因環境不同而不同。
52) 領導行為的預期效果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①領導者本身的背景、經驗、知識、能力、個性價值觀念等。②被領導者的背景、經驗、知識、能力、個性和責任心等。③領導工作的情況,即領導工作所面對的特定的情境條件。
53) 領導方式的類型:①專制式領導;②民主式領導;③放任式領導;
54) 利克特提出的四種領導方式:①專制-權威型;②開明-權威型;③協商式;④群體參與型。
55) "雙中心"領導理論--①以任務為中心的領導風格;②以員工為中心的領導風格。
56) 管理方格圖:①1-1貧乏型;②9-1任務型;③1-9俱樂部型;④5-5中間型。
57) 情境領導理論--領導行為是否有效取決于: ①領導者的個人行為;②某種領導方式應用于實際工作時的具體情境和場合;③被領導者的特點和環境。
58) 因地制宜的領導理論--有效領導的權變理論包括兩種領導風格、三種情境因素:①兩種領導風格即工作導向型風格和關系導向型風格;②三種情境因素即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工作任務結構以及領導者所處職位的固有權力。
59) 領導生命周期理論提出的四種領導方式:①命令式;②說服式;③參與式;④授權式。
60)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特點:①心里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②人的需要是由物質需要逐漸轉向精神需要,由低級需要逐漸轉向高級需要的;③當低級需要基本滿足后,人將產生高級需要;④人的需要變化過程是螺旋上升的。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中國科學院大學(英文名: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簡稱“國科大”,是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