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從美國引進到我國不到20年,發展迅速。近年來,一方面報考人數年年攀升,大眾對MBA教育越來越肯定;另一方面,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各大MBA院校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共同推進我國的MBA教育。借著MBA招生之際,我們有幸請來廣東各大商學院主管MBA教育的院長,共同探討一些令人關注的MBA話題。
商業因素影響排行榜公正性
現在每年都有各類MBA和商學院的排行榜,對國內外的商學院進行一番位次的排定,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排行榜也成為很多考生報考商學院的參考之一,那么應該怎么看這些排行榜?
反饋:由權威財經媒體發起民間第三方獨立MBA教育調查,是國際公認的做法。國內外的評價系統和評比過程有很大差別,國外的評價大多注重“后果”,以學生及雇主評估為導向,主要涉及畢業生薪酬及其對商學院的滿意度、雇主意見等;而國內的一些評價大多注重“前因”,調查報考人數、上線人數、招生規模、學校歷史等指標。在反映MBA教育的客觀性上,國內的評價需要進一步改進。
各個商學院都有自己的一些難以量化的“品格”,很難去比較。另外,有一些排行榜含有商業因素。我會認同一些專業、權威的排行榜,比如國外商學院排行里有一些關鍵要素,如使命驅動、可持續發展、國際化和企業聯系等,我覺得值得借鑒。
目前國內商學院的排行榜,不過是一種商業炒作,參考價值不大。除了缺乏客觀科學的指標體系、調查有難度之外,現有操作商學院排名的大都是私人機構,沒有法律和制度約束,難免會讓人質疑其公正性和客觀性。
警惕市場化的不良傾向
清華經管學院的錢穎院長曾說,認知上有誤、課程上有偏頗、內容上有缺陷是現存MBA教育的主要問題。對此,中國MBA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王帆:有很多問題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因為中國MBA發展的歷史還很短,主要是靠引進西方的理論和模式,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從結果來看,學生存在缺乏知識整合能力和理論應用能力的現象,思維的轉變還不到位,這與我們的認知、教學模式和內容有關,這的確是中國MBA教育存在的問題。
反饋:錢院長的這個說法對全世界的商學院都適用,我們確實存在這些問題。目前我們關注的是,由于國內絕大多數商學院都在大學的套子里,因此行政主導的痕跡重。我們當然不是贊同無政府主義,但商學院在教育學生市場化的同時,自己卻不能市場化,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在商學院面向市場的過程中,我覺得有兩個現象值得警惕,一是象牙塔里辦商學院;二是請代理或中介代替自己面向市場,最常見的就是請招生代理。
MB教育主要有四個誤區:一是定位過高,過分強調培養企業總經理、高層管理者,而眾多在中低層從事管理實踐的人反而被忽略;二是對MBA的專業核心——“管理”的淡化;三是過分強調照搬國外的那套,在培養目標、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各個方面全盤西化,導致MBA教育一定程度上脫離我國實際;四是缺乏足夠的具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師資,而這正是辦好MBA教育的關鍵條件。
中國MBA教育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和國外一些先進的管理學院相比,中國多數商學院尚不能完全擺脫傳統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的影響,案例教學比重偏小,適用的教學案例資源不足。第二,缺乏在企業從事高層管理多年又回到教學崗位的教師。
培養“80后”更要重實踐
近來很多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的MBA教育有年輕化趨勢,并且有人針對這種年輕化趨勢提出了“培養Y時代的模式”,也就是如何培養“80后”的職業經理人,對此現象如何看?
反饋:從學員的情況看,平均年齡30歲,平均工齡7年,很正常。現在MBA招生的規模擴大了,能讀MBA的人越來越多了,1999年擴招之后的大學生也都到了符合報讀條件的時候,所以有更多的“80后”不足為奇。不過如果未來MBA學員的工齡普遍縮短,那有可能會削弱MBA學員年齡層次多樣化的特點,不利于集體學習時的經驗分享和思維對撞。到時可能需要更多的實踐項目、更彈性的學制來彌補他們實踐經驗的缺乏。
針對MBA學生的年輕化趨勢,很多學校對教學模式進行了調整,采用團隊教學,同時參照國際上商學院的認證標準來規劃培養的各個環節。針對學生普遍比較年輕,管理工作經驗不足,特別增加實戰訓練。另外,中國MBA與國際接軌也是一個大趨勢,許多商學院都在進行商學院或MBA項目的國際認證。
商學院也應有層級分類
中國現在需要什么樣的商學院?
反饋:中國現在需要不圖虛榮奢華、求真務實的商學院。為了培養人才,商學院收取一定的費用無可厚非,但辦商學院畢竟是做教育,不是做企業,因此不能以賺錢為主要目的。此外,也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大學和商學院自身,能夠遵從商學院發展的客觀規律去發展商學院。
如同中國大學的層級分類一般,中國商學院的發展也應該有層級分類,不同層級的商學院,其使命和目標是不同的,都體現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批具有管理學科博士授權教育和MBA教育項目的商學院,他們作為中國主流商學院或研究型商學院,應該擔當管理學研究和培養一流管理人才的使命。
中國教育需求多元化結構將推動商學院朝多層次、多樣化方向發展,既要有朝理論研究型方向發展、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發展的商學院;也要有與中國企業管理實踐緊密結合、走本土化管理實踐道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管理人才方向發展的商學院。
隨著這幾年的快速發展,MBA教育的當務之急恐怕是理性的回歸——回歸到“管理”。我們需要回到事物最根本的層面,反思MBA教育的本質。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是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不只是形式。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