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800里長江商業行記

來源: 時間:2008-02-26 10:36:44

  為了更好地打造“船谷”,中遠川崎二期工程新增的680米黃金岸線還動用了行政手段,政府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工作班子,整體推進岸線資源的整合——原來占用岸線的華能煤碼頭(也叫電廠碼頭)搬往其廠區本部的天生港區,同時,華強碼頭(注:華強公司已經破產,其碼頭由一個燃料公司租用)被政府收回,供給中遠川崎。
  從獲得的資料看,南通在造船方面,以中遠川崎、中遠船務、中遠鋼結構、亞華船舶等大型造船企業為核心,2005年南通造船完工量約占中國大陸的1/10,江蘇省的2/3;在修船方面,以中遠船務為代表的南通修船業,是中國最大的修船基地之一,在亞洲處于領先地位。目前,中遠川崎二期工程、熔盛造船、吉寶造船、亞華造船、惠港造船等重大在建項目正在全力推進。
  2006年9月18日,當我來到南通市行政中心時,市政府“船舶辦”還未來得及掛牌,其目前的工作暫由市經貿委國防科技處操辦。該處的處長張躍華告訴我,“船谷的概念現在還沒有通過政府文件正式提出,但這是遲早的事了。”
  當天的船舶辦,傳真和電話一個接著一個,該處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在為9月24日召開的港口經濟洽談會“2006世界船舶及配套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忙碌著。這是港洽會第一次以“船舶”的名義開展。
  據了解,船舶配套工業體系是常務副市長藍紹敏今年3月27日至4月9日率團專門赴歐洲考察回來后提出的支柱產業。我在南通市委辦公室和研究室2006年5月22日共同出版的內部刊物《研究與參閱》上看到了這篇“赴歐洲考察船舶工業的幾點啟示”的文章,該文被藍紹敏命名為《把南通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的“船谷”》。
  在這篇重要的文章中,藍紹敏這樣談到:“透過歐洲船舶工業發展的歷程,一個念頭在我胸中激蕩……我市憑借現有船舶造修基礎,依托長三角,搶抓世界船舶制造中心向中國轉移機遇,以船用配套設備制造業集聚發展為突破口,完全有可能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的‘船谷’。”
  緊接著,8月29日,南通市經貿委提出關于委托上海市船舶工業協會編制《南通市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請示。
  第二天,8月30日,主管副市長批示:“原則同意,但要注意配套發展的順序和方向。”
  由于正在積極籌辦“2006南通港口經濟洽談會”,臨近市行政中心的世紀大道上,彩旗飄飄,標語一個接著一個,這樣的口號隨處可見:“江海大開發,經濟大發展”;“高新產業投資綠洲,現代商貿物流寶地。”
  為什么要強調“大開發”和“大發展”呢?我隨后走訪了南通市發改委交通能源處——該市沿江辦就掛靠在這里。該處處長施宏杰解釋說,原來南通和蘇州起跑線基本差不多,但是因為南通地處江北,主要是交通不便,南通成了“南不通”——雖然過去也靠近上海,但是缺少過江通道,因此相對蘇南要落后一點。這幾年就不一樣了,世界最高橋塔的蘇通大橋正在建設,將來規劃還有幾條過江通道,到上海就是一小時的范圍之內,所以潛力非常大,整體有一個上升的勢頭。
  2006年9月22日,南通副市長宋飛在港洽會上向來自各國的投資商宣布,南通從此結束了“有江無橋、有海無港”的歷史。他用煽情的語言概括了南通今后的“通達”:滾滾長江上,世界第一斜拉橋——蘇通長江大橋將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車,滬崇啟、滬崇海和滬通鐵路將在“十一五”期間相繼建成;滔滔黃海邊,長三角北翼10萬-20萬噸級的深水海港——洋口港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沉睡千年的東方大港即將橫空出世。
  100多年前,南通實現了一次“驚世崛起”,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領時代潮流,開風氣之先,讓南通創造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輝煌。100多年后,歷史輪回的機會再一次眷顧南通。
  
  江陰擴張
  
  2006年9月9日至13日
  
  一個縣級市的神話
  
  從南通溯江而上,第一個依江而設的城市是隸屬無錫的江陰市。如果沒有長江的滋潤,江陰只不過是一個面積狹小的縣級市。也許是深受徐霞客通江達海,神游中華名山大川的啟發,改革開放后的江陰竟成了萬里長江上的“奇葩”——中國百強縣的首把交椅。這個蘇南模式的發祥地,創造了一個縣級市有18家公司在A股上市的紀錄,形成資本市場上赫赫有名的“江陰板塊”。同時,江陰還創造了標榜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華西村、長江村等。現在,這樣的紀錄又添了一個,小小江陰一下拔地而起一座“臨港新城”,同時跨過長江對岸的靖江市,開發江陰“靖江園區”,首創突破行政區劃的佳績。
  江陰毫無爭議地成了無錫的一張王牌,是“無錫沿江開發的主戰場”—在《無錫沿江開發規劃》里,這樣賦予了江陰“主角”的位置。
  9月10日,我在陰雨綿綿的天氣中來到江陰。這樣的天氣擋不住我沿江采訪的步伐,更擋不住江陰擴張的沖動。在整個濱江西路,機器轟鳴,到處是工地,有蓋房子的,有建倉庫的,有安排碼頭堆場的……按照江陰市政府的規劃,一座150平方公里、20萬人、宜工宜商的“臨港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臨港新城是一個開發區的概念,是政府考慮到長江開發,用長江開發帶動經濟轉型,從原港區跳出來重新開發一個新的港區,用新港區帶動整個港口產業、港口經濟的發展。”剛剛赴任臨港新城港口管理局局長的王益新向我講述了成立臨港新城的初衷和內外部因素。
  他說,首先從內部因素看,江陰原來的發展模式以傳統的加工型企業為主,是一種傳統型的供給,但是現在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工業要轉型,工業結構要調整。而通過長江發展港口經濟,充分發揮港口通江達海、大吞吐的優勢,就能方便地連接其他生產資源,走出新興工業化的道路。
  “從產業結構來說,我們肯定要全力提升服務業的比例,十一五期間要達到40%左右。”王益新說,現在江陰服務業一直在30%左右,按照目前省里的要求,江陰服務業比重還是偏低。
  對于江陰來說,傳統工業怎么改造?工業能耗要降低20%這樣的硬性指標怎么完成?服務業如何提高?這些內部非常迫切的問題,賦予了臨港新城更多的使命。
  從江陰的發展歷程來看,它實際上抓住了幾次接軌上海的機遇。第一次機遇,是江陰抓住了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師”——當時上海的一些規劃師和專家們流行利用周末的時間到上海周邊地區傳授經驗——把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第二次機遇是利用浦東對外開放和資本市場的效應,江陰把企業規模化,培養了一批上市企業。第三次機遇,就是現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特別是大小洋山港的建設,江陰看到了對接的機遇。
  在王益新看來,長江航運格局會因為這樣的機遇而重新洗牌。他說,“隨著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上海港國際樞紐地位日趨明顯,我們感覺到對長江各個港口來說,都面臨非常好的機遇,我們完全可以打造成上海港的組合港。”
  王益新兼任董事長的蘇南國際集裝箱碼頭就是這樣一個組合港,于1月13日和臨港新城管委會同時掛牌成立。該碼頭由江陰市和上海港兩地四方合資成立,股權結構為上港集團的控股公司上港集箱(600018.SH)持股20%,上港集箱(澳門)有限公司持股25%,江陰港口集團持股40%,江陰新港城公司持股15%。“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是上港集團相對控股;從地區來說,卻是江陰控股。這是上海和江陰博弈后的一個平衡。”他說。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九库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