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企業生態經營目標的探索

來源: 時間:2008-02-19 09:12:00

  企業生產方式由傳統經濟向生態經濟轉變,是在全球人口劇增、資源短缺和生態蛻變的嚴峻形勢下的必然選擇。生態經濟包括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生態經濟的本質,就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基礎之上,在保證自然再生產的前提下擴大經濟的再生產,從而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建立經濟、社會、自然良性循環的復合型生態系統。生態經濟要求把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與其依托的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統一體,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理論。
  
  生態經濟的發展
  
  生態經濟的理論研究是在公眾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背景下產生的。生態經濟學的核心是發展經濟除了遵循經濟規律外,還要遵循生態規律。繼之以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為主線。
  
  生態經濟學要求人類在考慮生產和消費時不能把自身置于這個大系統之外,而是將自己作為這個大系統的一部分來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原則。企業要走生態企業之路,就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的同時,堅持以建立綠色企業經營為根本目的、實現企業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原則,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原則,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原則,將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提高生產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以技術創新,逐步建立與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相適應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運行機制,形成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綠色經營管理模式,將企業真正建成生態型企業,為此,在制定企業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時,我們要重點考慮生態平衡問題。
  
  企業綠色經營目標
  
  在生態經濟條件下,企業必須確立生態企業的經營思想和理念,科學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準確地利用自然來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服務。
  生態效益的創造和維護需要投入一定數量的人力和資金,但生態效益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因而創造和維護生態效益的這部分投入難以通過市場機制獲得回報。改善生態環境的需求可以免費地得到滿足,需求必然會無限大;如果改善生態環境的供給得不到任何補償,不能創造綠色利潤,供給就會極為有限,供求的均衡只能停留在極低的水平上。生態補償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
  生態經濟則要求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優化環境,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生態經濟原則體現在不同層次的生態經濟形式上。正是基于此,企業的經營目標必須有所創新,現代企業經營目標是在生態經濟約束下的企業 “綠色經營”,這樣才能滿足各方利益要求,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有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只有尋找到有效實現“綠色經營”和“綠色經營利潤”的路徑,使各所在行業及其所屬的價值鏈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綠色經營之所以日益受到關注,至少有兩個基本原因:首先,發展生態經濟是我國未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選擇,企業需要進行綠色生產,也就是可持續生產;其次,企業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是提高資源與能源效率的競爭。企業生態經濟發展的實現是通過采用高新清潔生產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因此,必須對資源利用和管理方式做出重要調整,進一步實現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循環經濟要求企業具有資源成本意識。推動企業從過去的粗放式經營向生態經濟經營轉變,從過去的外延擴張向內涵發展轉變。把企業經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入企業的物質和能量,提高企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企業綠色經營目標實現的約束條件
  
  隨著國際社會對人類共同生存環境中可利用資源稀缺性的關注,在微觀層面上,許多企業都在制定企業經營目標時,開始意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是經營企業的最有效辦法。因為21世紀的牟利機會是以制造和銷售“無害環境”的產品為前提,發展循環經濟、開發清潔生產工藝、推出綠色產品,正快速變成頭等優先的投資領域;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由于與貿易有關的環境保護要求將增加企業成本支出,影響產品取向,最終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研究貿易與環境的關系。同時,重視對環境保護的綠色品牌的設計。例如:可回收的、無磷酸酶的、pH值平衡的、不損害臭氧層的等等。
  遵循生態經濟減量化原則,企業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能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消耗,從企業生產的源頭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遵循生態經濟再利用原則,最大限度地提高產品使用價值,延長使用壽命,減少一次性產品(尤其是包裝物)使用量;遵循生態經濟資源化原則,最大限度地把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實現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確立生態補償理念
  
  我國經濟在快車道上跑了近1/4世紀,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界矚目國人滿意。在此同時,生態破壞、江河湖泊污染、資源能源緊張程度日漸嚴峻,由此造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也相當驚人,生態經濟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在考慮生產和消費時要將企業作為這個大系統的一部分來研究是符合客觀規律的,要求企業按照生態規律組織整個生產、消費和廢物處理過程,把經濟活動納入生態系統的運行軌道。使生產者按照費用最小化的原則節約使用它們。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
  
  企業實現綠色經營目標的策略
  
  企業實現生態經濟經營的模式選擇
  目前,大量中小企業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難以自覺地實施生態經濟戰略,可以從三個不同的層次建構生態經濟系統。
  
  建立企業生態經濟系統。
  企業生態經濟系統是生態經濟在微觀層次的基本模式。這方面的典型事例是杜邦化學公司。20世紀80年代末杜邦公司創造性地把3R原則發展成為與化學工業實際相結合的“3R制造法”,以達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目標。
  
  建立區域生態經濟系統。
  單個企業的清潔生產和廠內循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圍內實施生態經濟的法則,把不同的企業聯結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織,使得這家工廠的廢氣、廢熱、廢水、廢物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典型的代表是丹麥卡倫堡。
  
  建立社會生態經濟系統。
  從社會整體生態的角度,在這方面,德國的雙軌制回收系統(DSD)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DSD是一個專門組織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組織。它接受企業的委托,組織收運者對他們的包裝廢棄物進行回收和分類,然后送至相應的資源再利用廠家進行循環利用,能直接回用的包裝廢棄物則送返制造商。
  
  生產過程的綠色化
  企業綠色采購。原材料的選擇是企業在生態經濟中承擔環境保護責任的重要起點,通過建立綠色采購制度,鼓勵扶持企業盡量選擇較少或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原材料;優先采購其他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可以為本企業所用的“廢料”以及含有再生物質的原材料。目前一些知名企業,已經明確了綠色采購的要求,要求所有的材料供應商都必須按照綠色產品要求進行生產。企業從原材料選購開始就應認真貫徹生態經濟的“3R”原則,才能真正做到從長遠出發保護環境合理、節約使用資源并可預防企業遭遇國際綠色壁壘的沖擊。故借鑒國外先進做法結合我國國情將企業綠色采購制度化,通過給予企業政策性補貼與獎勵及惡意耗費資源的企業要求承擔法律責任等內容,來促使企業真正做到從“源頭”出發保護環境與節約合理使用自然資源。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久久精品人人看人爽 |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另类激情 |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