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如何多元化?
Q我的公司原是一家國外廚具代理商,業務一直做得不溫不火,因此我們決定進入IT行業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很快發現事與愿違。雖然我們在IT方面做了很大投入,但是業績始終不能令人滿意。請問作為小型公司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這種多元化業務的管理?
(福建 張寶泉)
A企業多元化的基本原因是企業現有業務收益遞減,簡單的說就是在現有的業務上繼續發展的空間不大,掙錢越來越困難。相比之下,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結構持續調整的背景下,新的機會似乎每天都在產生。如果手里的業務掙錢不容易,如果新業務掙錢更容易,企業為什么不換個方向呢?對于這樣的誘惑,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公司,都難以抗拒。對于多元化的結果,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個人觀察,人們談到多元化的時候,大多是評價一個企業發展得不成功,多元化的失敗往往被歸結為首要原因。
管理研究的尷尬是多元化作為一個概念人們耳熟能詳,但鮮有成功的多元化案例可以讓人復制。你的公司進入IT行業沒有獲得理想的結果,原因可能有很多,不掌握經營的細節,就事論事的討論,就難說清楚緣由。IT行業的細分市場至少有上百個,行業之間發展的差別很大,競爭狀況也不同,你公司進入的細分市場是否有利于新的進入者切入,對后來的業務發展有很大影響。IT行業總體上是技術主導的行業,如果你的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在特定的細分市場上沒有領先優勢,業務發展就會“先天不足”。IT行業的業務模式以B2B為主,客戶主要是政府和企業,你的公司只有對客戶的IT需求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才能提供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IT行業對人才要求較高,既需要深入掌握技術的人才,也需要打開市場的業務人才,還需要把控全局的經營人才,如果你的公司不具備相應的人力資源,就很難在這個行業獲得成功。這些都是粗淺和猜測性的分析,應該不足以說明提出的問題。但需要說明的是,如果這些基本條件都不滿足,那多元化很可能是“盲人騎瞎馬”了。
多元化從根本上是企業進入新的業務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型企業往往還有一些關聯資源,可以作為多元化的基礎,比如資金優勢、研發能力、生產控制能力等等。相比之下,小型企業就很難說具備多元化的條件。所以,當小型企業遇到新的發展機遇的時候,不妨看作是“重打鑼鼓另開張”,看看這個機會能夠提供多大的發展空間,自己的實力是否能夠把握。如果帳算得過來,就可以一試;否則就只能把自己現有的生意做好。這可能要比探討多元化的方法更有實效。
(連線專家:北京銘遠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 李晨曄)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