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電器集團并購初始對怎么樣整合TMR缺乏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整體策略和行動計劃,以及相應的風險防范策略,于是造成了今天被動的局面
理實國際戰略與運營管理咨詢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薛勇
恒生電器集團面臨的問題是許多中國企業成長過程中必然要面對的問題,這僅僅是個開始。恒生電器集團目前的困境是張生缺乏國際化并購和運作經驗造成的,加上對并購行為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缺乏深入思考和認真謀劃,導致吃起來容易,消化難。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如果不采取更加有效的行為,大有被“噎死”的可能。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恒生電器集團并購TMR,是出于國際化發展的需要,而國際化發展是基于國內市場成長面臨困惑的條件下產生的想法。在這個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恒生電器集團的公司戰略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國際化戰略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不想清楚,恒生電器并購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恒生電器集團并購TMR能得到什么?是核心技術、是市場銷售渠道還是品牌影響?彩電的核心技術,TMR擁有的核心技術都是CRT方面的技術,而恒生電器集團在對CRT技術向平板技術過渡方面的態勢顯然沒有充分研究和估計,這就導致并購之后的技術很快失去競爭優勢。品牌優勢,事實上TMR雖然具有一定的銷售量,但品牌效應明顯在走下坡路,已經不是行業中的強勢品牌,尤其是被恒生電器集團并購后,品牌含量更是下降。這樣品牌優勢也就沒有了。國際化的銷售渠道,對恒生電器的業務開拓來講是有利的,但對TMR業務并沒有多大好處。還有就是國際化的人才隊伍和運作經驗,這其實是雙刃劍,恒生電器能否很好地激勵這些人,兩種不同的企業文化能否有效整合,這非常關鍵,用好了可以發揮作用,用不好將產生較大的負面作用。
從恒生電器集團現有表現來看,顯然缺乏足夠的資源和能力來消化吃掉后的TMR,而且對并購TMR后出現的風險,例如國際運作規則方面、TMR所在國的政策、彼此企業文化整合等方面風險缺乏重視和預見,更談不上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表現結果來看,恒生電器集團并購初始對怎么樣整合TMR缺乏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整體策略和行動計劃,以及相應的風險防范策略,否則就不會這么被動了。
其實,根源在于“張生們”已經形成了成功的慣性,即成功的成就感導致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漠視,導致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這樣的心態使得他們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缺乏足夠重視和嚴格謹慎的論證。說到底,還是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來迎接新的挑戰,還是心態的問題。
既然已經到了這個份上,張生也只有知難而上,必須解決好三個問題:
一是高管人員的配置和激勵問題。恒生電器集團的高管團隊缺乏足夠的國際化業務經驗,如果只由恒生電器集團的人員來領導公司,顯然存在問題,原TMR公司人員的積極性會受到挫傷。如果只由原來的TMR公司的高管團隊來管理也無法解決現有的問題。所以如何建立一支相互協作和具有激勵作用的高管團隊是當務之急,從優秀的相關企業去挖一些優秀的高管人員不失為一種選擇,甚至是非常好的選擇。
二是業務架構和管理架構的整合問題。并購TMR后,恒生電器集團如果還采取過去的業務管理模式肯定不行。只是在現有結構基礎上進行費用控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無法解決TMR虧損的根本局面,所以必須進行業務架構和管理架構的整合,從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對業務和管理結構進行重組,對兩個公司的資源和能力狀況通盤考慮,從優勢互補和資源利用最大化的角度重新重組,才能發揮各自所長,提高運作和管理效率。才能把TMR從原有的運作慣性中拉出來,真正實現和達到并購整合的目的。
三是產品的問題。產品是企業的根本。恒生電器集團必須集中精力在新產品的研發和營銷方面,快速推出新產品,并確保產品質量,讓消費者感受到并購后的恒生電器集團和TMR在提供產品方面發生的變化,從而樹立對并購后的恒生電器集團和TMR的信心。畢竟公司是需要通過滿足客戶需求來樹立品牌和創造利潤的,如果產品的質量、推出速度、創新等方面沒有大的改善,消費者將很難感受到并購后的公司狀況提升,扭虧為盈將是天方夜談。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最重要的是心態的歸零,是認真地謀劃,而不是簡單地關掉工廠的問題。從長遠考慮,制定相應的階段性策略,如果只就眼前的問題來談解決方案,那還會出現料想不到的問題,是不可能成功的!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