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創建學習型組織落實到行動中?落實到提升企業經營效益上?其關鍵就是要讓員工學會用“心”做事,而不是簡單地用“手”做事。而這僅靠嚴格的制度是無法實現的,只有通過潛移默化來塑造。
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內核是對人的改造,而難點在于改變人的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因而改變習慣總是伴隨著痛苦。人們在做“對”的事情和在做“習慣”的事情之間進行選擇時,經常選擇的是后者,這正是我們經!斑`規”的根源。
而改變老習慣、養成新的好習慣的過程,遠比制定一些文本、條例、標準要困難得多。我認為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一是員工培訓。通過不斷學習、思考、修煉,抓反復、反復抓,一刻不能放松。二是主管示范。主管不能坐而論道,要深入現場實踐,對員工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主管要按現場、現時、現物的準則行事,提高現場解決問題的效率與能力,從而“在其位、謀其政、成其事”,為員工做出表率。
學習型組織落地三昧
對企業而言,創建學習型組織務必與企業的經營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第一,從宏觀的角度講,要從制定戰略方面改善心智模式,要在愿景設計上下功夫。這一點,過去的誤區在于:我有多大的資源做多少事情。而現在的思路是:首先確定愿景,然后去積極獲取實現愿景所需要的資源。組織學習力的重要方面是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體現在能把最現代的技術、管理、文化成果與自身優勢相結合,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還體現在“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人才戰略上。
第二,就是要樹標桿、找差距。既要積極在外面找到標桿,更要重視在內部尋找榜樣。找到學習型組織和生產經營、員工素質提升結合的典型案例,找到身邊關聯度更強的學習對象,來提高活動的有效性。我認為:要管理創新,就要通過不斷樹立有挑戰性的管理標桿。
第三,要關注三個方面的結合。首先,將先進的理念與企業所處的環境、企業文化、發展時期相結合,盡可能地本土化。其次,與實踐中具體的問題結合成立學習型團隊,將學習、反思在管理創新的各個環節滲透,持之以恒地進行改善,并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最后,與干部作風建設結合,形成清晰的價值取向。
總之,根本在于釋放員工的潛能,要從組織結構設計、制度設計方面反思,從源頭上消除束縛員工發揮創意的根本問題。同時,完善內部反饋、共享機制,強化部門內、部門間的傾聽、理解和欣賞,消除部門之間的溝通障礙。
塑造知行合一文化
真正對員工行為起大作用的不是制度文本,而是廣大員工對制度文本,以及員工行為規范真正理解、認可之后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真正認同企業價值觀,才能激發參與意識,然后才產生承諾。創建學習型組織就是要塑造一種知行合一的文化。我認為塑造這種文化的途徑主要有兩條:
第一是建立以正激勵為主的激勵機制,促使每一位員工從骨子里改變自己的行為,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讓管理變被動為主動。
第二是意識教育,從提升危機意識、使命意識、進取意識三個相互關聯的方面強化執行力。如果企業沒有危機感,那離死亡就不遠了。因此,要及時把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殘酷向廣大員工傳導,把危機感轉化為變革的動力。倘若能讓員工在工作中找到生活的目標、意義和價值,讓他們體會到通過自己點滴的努力直接和間接地改善人們生活方式的快樂,則可以激發員工強烈的使命意識和創新潛能。同時,以適度的內部競爭,激發員工的進取心,從而促進全體員工更加認真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這樣,公司期望的文化形成了,員工的行為就容易達到公司推進學習型組織的要求,公司系統實施各種創新工作就變得比較容易了。
(本文作者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安徽江淮汽車股份公司總經理)
責任編輯:孔 龍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